【国际影像】于外地猝死 尼泊尔劳工棺木送返村落 亲友哀痛

撰文: 徐尉晋
出版:更新: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依赖外汇收入的国家之一,大概10%人口(约280万人)都在外地工作,每年赚取超过60亿元,占该国的总收入超过30%,但当中劳工死亡数字亦持续增加。专家怀疑,与一种称为“不明晚间猝死综合症”(Sudden Unexplained Nocturnal Death Syndrome)有关。近年,尼泊尔政府积极推广劳工到外地工作,外劳数字由在2008年间约220,000人,急速提升至到2015年间约500,000人。不少劳工到中东卡塔尔,马来西亚等地参与工厂或基建工程。虽然工作环境恶劣,但只要工作数年,劳工便可回乡兴建房屋和购买田地,令到不少年轻人雀雀欲试,每天机场都有劳工准备出发。但是,当中亦有劳工因为受伤而身体局部瘫痪,负债累累。有赚到钱的工人回乡后无法维生,选择再次出国打工。更有专家表示,愈来愈多看来年轻健康的劳工,在外地工作时在睡梦猝死。虽然原因仍有待研究,但已对劳工身庭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摄影: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探访:Martha Mendoza/美联社撰文:徐尉晋

26岁的Saro Kumari Mandal,于11月23日在尼泊尔Saptari地区一条村落里,伏在丈夫棺木上情绪激动。她26岁的丈夫Balkisun Mandal Khatwe在中东卡塔尔打工时,在睡梦中死亡,死因不明。(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尼泊尔劳工Balkisun Mandal Khatwe的母亲在11月23日看到儿子遗体时泪崩。(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11月29日,一具从沙特阿拉伯运送回来,载著尼泊尔劳工的棺木,在首都加德满都的斯瓦扬布纳特佛寺(Swayambhu)完成火葬仪式。(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26岁的Saro Kumari Mandal,于12月20日来到外劳就业推广署(Foreign Employment Promotion Board)在文件上盖上指模,申领丈夫死亡赔偿金。(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Saro Kumari Mandal的丈夫在卡塔尔打工时死亡,她得到一笔约$2,777美元的赔偿金。她表示将用这一笔钱在农村里开一间小店,售贩饼干和面食,再购买一部衣车。她说,希望赚钱让儿子完成学业:“我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位教师或医生。”(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28岁的Salit Mandal在马来西亚打工时,从三层床铺上掉下撞到头骨,导致身体局部瘫痪。他负债累累,现在回国住在父母的家里。Salit上一次在卡塔尔打工,赚到的钱足够兴建一座5间睡房的房子,因此他的父母曾对他寄予厚望。他的母亲表示现在处境严峻,Salit连如厕也要母亲帮忙。图片摄于11月24日。(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手机中展示了Saro逝去的丈夫Balkisun,在卡塔尔打工时穿著工作服的自拍照。在Balkisun死去前的一晚,Saro曾与他透过手机程式通讯。Balkisun的上司称,当晚Balkisun晚上10时睡觉,第二天没有醒来。(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在尼泊尔一条称为Belhi的村落中,村民都对Mohammed Tohit(28岁)十分羡慕。Mohammed手持护照,坐在自己牢固的水泥屋前。这间两房屋子,是他花6年时间到马来西亚打工赚到的成果,他替Nike、Lacoste和Columbia等品牌缝纫,赚到了$20,000美元。在这张11月23日的照片,他表示:“当然我很害怕,但我在这里无法维生。我别无选择即将再次出外打工。”(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载著劳工Balkisun Mandal Khatwe遗体的货车,在黑暗巅簸的山路上。(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载著劳工Balkisun Mandal Khatwe遗体的棺木,于11月22日在加德满都机场,准备运回村落。(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亲友于11月23日合力把Balkisun的棺木运回村中。(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祭司带领Balkisun的儿子(3岁),在11月23日进行火化仪式。(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11月28日,一名尼泊尔劳工在机场向儿子道别,他准备到中东卡塔尔打工。(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
一班准备出国的劳工,在首都加德满都机场准备入闸。(Niranjan Shrestha/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