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一人一故事 学习如何规划人生

撰文: 曾梓洋 陈焯𪸩 摄影组 林可欣 林绮琪
出版:更新:

生涯规划原来是一个个关于成长和生命的故事:有学生早早立下志愿,整个世界只有DSE;有学生心已离开考试大队,有自己另类“规划”;有人在学时毫无计划,投身职场后方知前路何往,或发现生活方式过百种,决定随心走我路;有过了不惑之年的男女,回望经历,分享无常人生……故事主角不约而同说,人生本是规划幸福,人的一生其实追求幸福快乐,各种满足感与成就感;那么,过程遇着的跌宕,要如何学会面对、如何能“规划”?摄影:陈焯𪸩、梁鹏威,影像协作:曾梓洋撰文:林可欣、林绮琪

学生做性格和职向测试,寻找日后升学和事业发展的方向,是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在教育局2014年编订的相关指引中,生涯规划广义指人生规划:“持续和终身的过程,以达致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陈焯𪸩摄)
小西湾岭南衡怡纪念中学请来校友分享工作经历,有会计师、工程师、金融业和纪律部队人员等与学弟妹的对话,讲到入行途径、工作内容和晋升阶梯等,学生细心抄下笔记,在工作纸填上职业资料。课后有同学说其实不知前路何从,自己也是听住先。(梁鹏威摄)
兆基创意书院由老师自家设计生涯教育课程。这天中四生上本学年第一课生涯规划,即堂用手机上网完成九型人格测验,再按结果分别到九间课室听老师解说。 “这测试是让你面对生命痛苦时,知道自己的能力和限制,有助你未来升学和就业突破方向。”该校负责生涯教育的老师说。(陈焯𪸩摄)
生涯规划始终是一门教育学问,每个教师都能教得好?进步教师同盟成员周子恩认为,生涯教育能否做得深入地与学生论及人生,视乎教师本身的价值观,以及对职场有否宽阔认识。(梁鹏威摄)
中三的陈泽铭目标成为纹身师,有一天在台湾开自己的纹身店。对于他的理想,阿铭母亲的回应是:“做纹身师不如做乞儿”。阿铭认为“生涯规划”是为之后的路作打算,他虽觉得金钱并非最重要,但至少要赚钱支持母亲的生活。问他会否因为这些现实因素而放弃纹身,他却“秒回”:“咁你做记者揾咁少,你又做?总之我做硬纹身师,无钱咪去打工啰!”(陈焯𪸩摄)
阿朗中三因涉三合会活动被捕,后来他无罪获释,但友人却因另一案件丧命,他开始反思生命的价值。其后阿朗学习拳击时认识了警察义工,希望做警察帮助他人,遂以加入警队为目标。(陈焯𪸩摄)
很多边青后来与社工Kenneth搭膊头老友鬼鬼,视他如生命导师。接受Kenneth辅导的中学生阿朗对记者说:“学校的生涯规划堂好废,唔知做紧乜,系杨Sir(Kenneth)教我谂吓以后要点。”(陈焯𪸩摄)
别人积极备战DSE,一样是应届考生的陈浩天、梁乐融要担忧的事却不多。他们和4个中学死党约定:5人明年毕业先打工一年,等留班那一个也完成中学,就齐齐报读职业训练局汽车工程课程,之后一起做车房。(梁鹏威摄)
28岁的黎子骏,自家开制作公司做老板;最近拍网上电影,收入一直不稳定。他喜欢到处游历,享受旅途风景,3年前拉队3人行,骑着单车去台湾环岛游,今年获本地电视台赏识,邀请拍13集的实验节目,骑单车游香港各区,参与各种生活体验,节目效果是废青好废。(梁鹏威摄)
回想校内生涯规划课,离不开讲座、职向测试。Ailsa和Christie均认为,测试结果并不是她们感兴趣的职业:Ailsa测出适合做三文治制作员。Alisa说还未想好自己的路向,只知道会循理科发展。(梁鹏威摄)
年轻一代如今有百种生活方式,上一代人却大多跟着同一条路走:打工、买楼、结婚生子,半生为一个家打拼,常言“我食盐多过你食米”,以阅历与经验教育下一代。但时代流转,社会价值和生活形态千变万化,一个家庭两代人如何对话,如何追寻自己的路?(梁鹏威摄)
Mike在大学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理财策划师,负责各类保单。投身职场大半年,他已对人生历程很有看法。“中学阶段好难规划到自己,因学生的视野好窄,局限在家庭、学校,或最多在自己住的那区;工作之后,我才看到一些人和事情的全貌。”(梁鹏威摄)
长得斯文乖巧的Natalie,今年读中四,两年前在书本上看到一个纹身师的故事:“每个纹身背后都是值得纪念的事情和情感,我知道这份工作有重大意义,不是玩玩吓,不能有差池。” 成长于典型中产家庭的Natalie,双亲从小关怀备至。她清楚自己的喜好和前路,以筛选法剔走朝九晚六的办公室工作,形容“好死板”。纵然仍为女儿着紧,李妈悄悄说:“都唔知佢揾唔揾到食,可能要去外国做纹身师先得。又可能第日佢见到其他更有趣又想试呢,年轻人话唔埋,谂法好快变。”(梁鹏威摄)
少年时喜欢周围走,走遍大半个地球,为公干、也为兴趣;中年时为事业、家庭拼搏:做一份政府工、搞生意安稳半生,只为赚钱养家——其他人走过的路,罗元生也这样走过,快到花甲之年,他说自己的人生总是有路行路。(陈焯𪸩摄)
半生劳碌,现在一切归于平淡。罗元生现在居于石仔灵安老院。往后的日子如何,他说:“都入咗嚟,仲有咩好谂。”(陈焯𪸩摄)
有人为找到梦想而幸福,有人为事业冲刺而幸福,有人因为照顾家人而幸福。城市里、社会中,人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在不同路上,像你像我,也在经营幸福。每个人的幸福也不一样;那么,生涯规划教育,不应囿限于什么是幸福,而是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陈焯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