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图辑】人人留家 麦难民却没有家 另觅新环境适应

撰文: 周颖瑶
出版:更新:

香港麦当劳快餐店早前宣布,为职员及顾客安全著想,由25日起,晚上6点至凌晨4点不设堂食,只提供外卖或麦麦送,政策维持两周,意味此段期间,长期寄居于店内的“麦难民”失去落脚点。 Maymay是长驻深水埗麦当劳的“麦难民”,“麦记”暂停堂食的首天傍晚,她一边受访、一边“搬屋”,拖着家当到文化中心一带安身。她曾建议政府开放闲置社区会堂予麦难民暂住2周,有立法会议员及社福机构和议。不过,民政署表示,临时庇护中心只限于在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山泥倾泻等情况下,为暂时无家可归的人士提供临时楼身之所,“麦难民”不属于上述情况,亦非署方的政策范围,故拒绝作出安排。 当人人为抗疫躲在家里少出门,城里依旧有一群人瑟缩街角,在野宿之中适应疫情的影响。 摄影:李泽彤 图片编辑:周颖瑶

香港麦当劳宣布25日起,晚上6时后暂停晚市及深宵堂食两星期,“麦难民”Maymay 在长驻的麦当劳稍稍进食一点东西,便动身搬离餐厅。(李泽彤摄)
Maymay 将所有家当都载好在她的手推车上。(李泽彤摄)
有麦当劳职员协助将手推车搬离餐厅。(李泽彤摄)
接近晚上六时,餐厅职员陆续请久坐的食客离开。(李泽彤摄)
曾有一次,当Maymay坐在麦当劳睡醒时,外套忽然多了一滩水渍,“真系唔知点嚟,瞓个时冇”。(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Maymay 选择来到文化中心。作为女性露宿者,她不敢于光线昏暗的公园露宿,担心会有治安问题。(李泽彤摄)
Maymay 准备好纸皮,容许她席地而睡。(李泽彤摄)
她还准备好胶垫,预备需要时垫在纸皮上防水。(李泽彤摄)
Maymay积极参加不同的机构或联会,代表弱势社群发声。她曾建议政府开放闲置社区会堂予麦难民暂住2周,但未获当局回应。(李泽彤摄)
麦当劳晚上不开放堂食,无处可坐,有人坐在店外地上休息。(李泽彤摄)
到晚上六时,“麦难民”与客人全部撤离。(李泽彤摄)
离开麦当劳的第一夜,Maymay于室外保持警觉,学习适应新环境。“只有你去适应环境,环境无义务照顾你”Maymay说。(李泽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