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重建计划花费十多年,分阶段清拆、重建,如今终于迎来尾声。最后一批地面商贩,需于本月28日或之前迁走,再多不舍也要离开。穿过裕民坊的昏暗窄巷,转角处传来阵阵豆浆香气。那是永兴豆浆王,老板刘生刘太半辈子经营的心血。豆浆有卖完的一刻,小店也需有结业的一日,只是心中怀着千般不舍得。摄影:李泽彤图片编辑:苏炜然
裕民坊40A,永兴豆浆王有逾30年历史。小店既是观塘人的回忆,也是老板刘生刘太半辈子经营的心血。(李泽彤摄) 大铁锅里豆浆沸腾了,蒸汽亦随之溢出,传来阵阵豆浆香气。(李泽彤摄) 小店地方狭窄,围在折台旁边只有为数不多的座位,街坊间的感情就似是热豆浆般温暖。(李泽彤摄) 简单的一餐宵夜,有人喜欢一口撕油条,一口呷豆浆;也有人偏爱慢条斯理地把油条逐件放入豆浆,浸软来慢慢品尝。(李泽彤摄) 隔邻的表行老板在自己店面嚷著要买几杯豆浆。刘太一手把豆浆端给他,“唔洗收钱啦!拎去饮!”迁出裕民坊后,这多年来的邻里关系,要怎样延续下去?(李泽彤摄) 新鲜炸好的油条,既香且脆,整齐地叠在店里面。(李泽彤摄) “要热定冻?”刘太随即递上一碗香滑的豆腐花。(李泽彤摄) 小店邻近巴士站、小巴站,不少打工仔平日放工经过,就来买豆浆。(李泽彤摄) 平日熙来攘往的巷子,既昏暗又狭窄,从没有人肯放慢脚步多留一会,今晚就给街坊们聚首一角,吃碗豆腐花说说笑,怀缅一番。(李泽彤摄) 结业前的最后几天,慕名去豆浆店的人潮有增无减,晚上近十时,人龙依然。(李泽彤摄) 晚上十时许,豆浆店的最后一碗豆浆卖出了,人潮并没有散去,大家趋前拍照、向老板道谢。(李泽彤摄) “孖女你地今晚咁晏先嚟呀!卖哂啦!”刘太认得每一张老主顾的面孔。“你地揾到舖要话俾我地知呀。”“抖一抖就要出番嚟卖豆腐花啦!”(李泽彤摄) 忙了一整天,他们终于能安心坐下来吃个饭,“今日真系未停过,午饭都无时间食!”(李泽彤摄) 他们收舖后把握时间执拾杂物,准备两天后交舖。刘生从阁楼发现一个停摆了的钟,刘太却问:“乜有个钟架咩?”他们全副心思只有豆浆,只知卖完就收舖,此刻是几点钟并不重要。(李泽彤摄) 从前在观塘码头“摆走鬼档”,后来搬入裕民坊地舖,几十年的豆浆生意当然不舍得。只盼未来能觅得合适舖位,再与街坊相聚。(李泽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