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委内瑞拉的雪柜 揭示“无粮”窘境

撰文: 周颖瑶
出版:更新:

上周五晚(5月13日)委内瑞拉宣布进入60日紧急状态,国内乱局升级,更多民众上街示威,要求总统马杜罗(Nicolas Maduro)下台。委国当下的困局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尤其经济发展,似是中了经济学家说的“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作为拥有全球最丰富原油存量的国家,委内瑞拉在油价高企时,单是出口原油的收入足已“养起全家”,反之其他食品及日用品几乎完全依赖入口,甚少本地生产,属单一经济模式的典型例子。如此极端的经济模式,非富则穷,近年国际油价急泻,委国的经济便兵败如山倒。当地政府公布由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的通胀率高达141%,当地最普遍的货币汇率 ── 黑市汇价 ── 则插水,一年内由1美金兑258玻利瓦尔(Bolívar),暴跌至1美金兑1,125玻利瓦尔。于是乎,即使市民愿意用上一天、排队数次,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家所需的粮食,很多家庭已有一段时间无法维持一日三餐,部份人甚至只可靠淀粉类食品充饥,这大概是引发当地出现粮食暴动的导火线。打开委国家庭的雪柜,但见食材寥寥可数,犹如一道窗口,直视他们的窘境:人尚且会营养不良,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经济?

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居民Natalia Gerra 一家八口,这些都是她家中所有食物。她回忆从前买牛奶给儿女易如反掌,但今日很多时候完买不到牛奶给孙子喝。(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Natalia Gerra(左三)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要买到令一家温饱的食物,越来越困难。”(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Duglas Sanchez 一家屋内的食材包括鸡腿、一些蔬果、通粉和粟米粉。(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Duglas Sanchez说:“现在人们过不了饮食均衡的生活,我们要吃午饭就得牺牲晚饭,想吃晚饭,第二天得不吃早餐。”(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Romulo Bonalde家中基本上只有淀粉类食材。(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Romulo Bonalde(右)与太太Maria de Bonalde都说:“从前,我们可以一次买15日食用的𩠌菜,现在只可以买到一日的。”(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Jhonny Mendez一家5口,家里只有一些正在变坏的蔬菜、意大利粉、一包米和其他淀粉类食材。(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Jhonny Mendez(左二)说:“我早上5时就要出门口,冒着在街头被袭的危险,排一整天队,为的只是要买两至三款食品。”(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Antonia Torres说:“我愈吃愈少,不该吃的食物却愈吃愈多。”(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这些是Antonia Torres一家人所有的粮食。(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