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回归21周年,亦是2003年七一游行15周年的日子。2003年7月1日的七一游行,是八九民运以来,香港最大型的游行示威活动,主办单位称,超过50万人参与。游行主要目的是反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事件获得国际媒体广泛报道。最终迫使香港政府,于9月5日宣布煞停廿三条的立法程序。除此之外,亦有市民不满2003年沙士事件后,香港经济不景、时任财政司司长“偷步买车”事件、时任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推行廿三条时的强硬态度等。两位时任司长在2003年7月16日晚上先后宣布辞职。摄影: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图片编辑:徐尉晋
2003年7月1日,游行开始前,人们在维园聚集,声势浩大。2003年七一游行,是1989年六四事件后,香港最大型的示威活动。(Mike Clarke/法新社) 2003年7月1日,示威者挂起和拍打前特首董建华及时任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造型的道具。(Tommy Cheng/法新社) 2003年7月1日,市民展示海报,上面写有“23条祸港 +6年苦日子=不要董建华”字句。(Thomas Cheng/法新社) 2003年7月1日,不少政治人物亦有参与游行,包括几位时任立法员议员(左起):梁耀忠、司徒华及刘千石。(Tommy Cheng/法新社) 2003年7月1日,游行人士布满数条行车线,电车亦需停驶。(Peter Parks/法新社) 2003年7月1日,铜锣湾一带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游行队伍看不见尽头。(Kin Cheung/路透社) 2003年7月1日,游行人士行经亲中报章《大公报》门外。(Bobby Yip/路透社) 2003年7月1日,游行队伍中,有人举起前特首董建华及时任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造型的道具。(Kin Cheung/路透社) 2003年7月9日,5万人在立法会外的皇后像广场及遮打花园集会,反对23条立法。 (Vincent Yu/美联社) 2003年7月16日,时任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与时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先后在晚上7时许及9时多宣布辞职。图为2003年7月17日,叶刘淑仪抵达政府总部。(Kin Cheung/路透社) 2003年9月5日,时任特首董建华,宣布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他承诺会充份咨询市民,达成共识后再立法,但没有时间表。(Anat Givon/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