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与Alex 20年前在地下铁邂逅,他们交换电话,每夜隔着听筒传情,两星期约会拍拖。阿明少女时没想过未来老公该是什么模样,她与香港男生恋爱过,几次也因为性格不合而分手告终。她知道当初隔着电话爱上黑人Alex,大概不因他的肤色或来自哪里。有传媒几年前揪出几个“港女嫁黑人”的故事,本地网友看罢满是负面留言。跨种族婚姻必然不被看好?何以我们对白人哈里王子与具黑人血统的女演员梅根大婚,却祝福鼓掌?种族与爱情没有歧异。“爱情和婚姻从来都是自己的选择。”嫁给黑人丈夫近廿年的香港太太阿明说。摄影:黄宝莹、撰文:林可欣、图片编辑:徐尉晋
访问这天,我们相约阿明与丈夫在元朗开设的车场见面,两个混血小女儿因学校公众假期,也来到爸妈的办公室玩,跑上跑下玩了一个下午。(黄宝莹摄) Alex 1995年只身从尼日利亚来港,开初获批旅游签证,需定期出境入境香港,后来效力的乙组球队“西贡朋友”在本地联赛升上甲组,能雇用Alex当职业球员,他获工作签证合法逗留香港,因此Alex即使不认识阿明、不与香港人结婚,他在香港连续工作满7年,便是香港永久居民。(黄宝莹摄) “要讲分别,佢(Alex)只系一个皮肤黑啲嘅人咋嘛,冇咩分别。”阿明说。她认为每个国家的男人都有好坏。她听过有听过有香港女生与黑人同居,天天遭受家暴,半夜致电友人求助,对方说要么妳报警,请警察带男友离开,要么妳离开此人,女生最后还是嫁给那黑人男友。(黄宝莹摄) 阿明与Alex 2003年在元朗八乡开了个车场,经营汽车零件生意。香港像个中间港,非洲客户来港看货办、落订,决定哪款产地的零件,阿明就做物流,把货运往非洲。(黄宝莹摄) Alex负责与来港的非洲客人应酬倾生意,阿明便在小小的办公室处理帐目、处理准备来港客人的签证问题等,一对小女儿假日便来玩。(黄宝莹摄) Esther和Helen今年分别10岁和7岁,二人在香港土生土长,懂中文也讲流利广东话。(黄宝莹摄) Helen喜爱画画,又爱与姊姊储起哈利波特的贴纸。(黄宝莹摄) 记者问起尼日利亚是怎样的,两姊妹分享自己回乡时,对那里的仅余记忆,“一个既有城市、也有乡村的国家”。(黄宝莹摄) 两夫妻在元朗这车场接待非洲来港的客人,部分为省钱在此借宿一宵;平日八乡一带亦有不少非洲人生活工作。(黄宝莹摄) 阿明说入境处近几年对非洲旅客的旅游签证审批更严谨,让她不时为客人的来港期限和签证奔波,多了行家入加市场,生意亦不如从前好。(黄宝莹摄) Alex想在香港落地生根、组织一个家,想过娶个同乡老婆或白人女子,但那天就在太子站看到了阿明,觉得她或许是对的人。(黄宝莹摄) 阿明这香港太太与黑人丈夫在管教女儿、生活习惯和宗教等方面都有分歧,“但不因他是否黑人或来自非洲,而是与一个人在一起,必然要互相磨合。”(黄宝莹摄) 妈妈阿明让女儿入读非主流的学校,自小习惯与不同种族的人同处,“佢学校有巴基斯坦和印度等族裔嘅人。我觉得香港系一个好包容嘅地方、国际大都会,唔应该有种族歧视。”(黄宝莹摄) 一对小姊妹喜爱玩Barbie,哪管她是什么肤色或款式的玩偶。(黄宝莹摄) 阿明在结婚几年后,发现丈夫竟然有个与菲律宾前女友所生的小女儿Janet,她惊讶亦生气过,后来接过Janet同住,视如己出,不久亦当了家中的大家姐。(黄宝莹摄) 从婚礼那天至今,阿明始终觉得:“结婚到最后系两个人嘅事。好多嘢系你自己,唔使同外人交代,佢向我交代,我向佢交代咋嘛”,他俩吵架时,会各自冷静,思考怎解决问题。(黄宝莹摄) 有一对混血小女儿的爸爸Alex:“人口流动、移民,让不同肤色的人散落在世界不同地方,日后或有很多‘混血儿’,血统或种族或难以分别。我们看每一个人是他能达成什么(how he can achieve)。面前的每个黑人、白人、黄种人或“混种”人,都应该看成独立的一个人(depend on individual)。”(黄宝莹摄) 然而,至今一家五口外出仍受奇异目光,他们开始见惯不怪。“去公园玩,游人见我两个女觉得有趣:‘哎呀你个女好靓呀,我可唔可以同佢影张相’,这多少有点猎奇心态吧。”(黄宝莹摄) 阿明扎起一头卷发,背影看上去像个留着浓密蓬松“爆炸头”的非洲女子,也像她的混血女儿。她说多年来已被丈夫同化,尊重丈夫意见,多年来也感觉他同样尊重自己。(黄宝莹摄) 阿明一直庆幸当年家人没反对自己与谁结婚。她没想过女儿日后嫁个什么人,夫家有亲戚则希望这三个女孩嫁黑人。“我话我哋有得要求佢嫁个咩人㗎咩?我只可以祝佢哋揾到一个自己钟意嘅人,不论性别或肤色。”(黄宝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