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清醮.图辑】攀山抢包可得祥瑞 长洲派包街坊齐得平安

撰文: 苏炜然
出版:更新:

抢包山比赛在23日0时0分开始,锣鼓声响,参赛者立即峰拥而上,并大把大把将平安包塞到腰间的布袋之中。最后,郭嘉明成功卫冕男子组冠军,第八度成为“包山王”;上两届的“包山后”黄嘉欣一心想抢更多包增加分数,却因此未能在指定时间内返回地面,被大会DQ,把宝坐让给对手胡颖瑜。平安包本身叫作“幽包”,相传因长洲曾发生瘟疫,居民以食物祭祀鬼神求平安,因而得名。后来因为政府希望推动长洲旅游业,于是把“幽包”统一叫作平安包。每年太平清醮完结后,大会会将包山上的平安包摘下来派给街坊。据说,从前老一辈的居民会把包子吃下或者浸水来饮,但现在讲究卫生,多数街坊拿到平安包后,只会放在神坛或挂在高处,祈求神明保祐。摄影:张浩维图片编辑:苏炜然

锣鼓声响,参赛者立即峰拥而上,抢夺平安包,以取得最多分数。(张浩维摄)
抢包山是长洲太平清醮的重头戏,1978年发生严重意外而遭到禁止,直至2005年复办。(张浩维摄)
现在的抢包山转用了胶包取代真包,包山上位置越高的包,分数越高。(张浩维摄)
山顶的包一个值9分,是选手全力抢夺的目标。(张浩维摄)
平安包的起源是用来祭祀鬼神,祈求平安。(张浩维摄)
太平清醮庆典中,也有戏曲表演。(张浩维摄)
其他选手也纷纷来到山顶抢包。(张浩维摄)
包子抢够了,赶紧在指定时间内回到地面。(张浩维摄)
激战过后,市民一早排队等候派发平安包。(张浩维摄)
以前老一辈的居民会把包子吃下或者浸水来饮。(张浩维摄)
但现在讲究卫生,多数街坊拿到平安包后,只会放在神坛或挂在高处,祈求神明保祐。(张浩维摄)
(张浩维摄)
(张浩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