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影像”精选3月份的精彩照片,以影像回顾本月城中大事。有人说,一代首富李嘉诚退休,象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亦有人说,港人除了不舍得这位代表“香港精神”的富豪,更怀缅人人也可以在向上流动的黄金时代。这个城市的面貌,不知在何时开始改变了。再有50年历史的茶餐厅不敌租金结业;充满香港特色的乐华南邨大排档,亦不获领展续约而结束;香港“后花园”、“雀鸟天堂”南生围竟被纵火,烧毁了大片草木。311立法会补选,4名原属民主派被DQ了的议席,民主派仅夺回2席,姚松炎败败选,与支持者拥抱落泪。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留下来,在各自的岗位继续应对。香港邮政女督察,用行动建立威信,落力跟各邮差实地派信。杂耍表演者天天苦练,希望令街坊有另类得著;钢管舞女摄影师希望所有女性也懂得爱自己的身体。有环保团体推动全城熄灯一小时,希望为环境出一份力。这是时代的终结或开端,视乎你选择怎样面对。摄影:《香港01》摄影组,图片编辑:罗国辉、雷怡静、徐尉晋
3月16日,李嘉诚宣布退休当天早上,他在深水湾大宅内,透过电话与记者隔空对话,又指“今早是我最忙的时间”。(林若勤摄) 元朗南生围于本月13日、14日发生山火,烧毁大片草木,破坏候鸟栖息地,警方其后发现现场遗下机油胶桶,暂列作纵火案处理。图片摄于3月13日,灾后南生围一带不少树木及芒草被烧焦,白灰飘散。(吴钟坤摄) “黑脸琵鹭这名字可以代表香港人,又黑面,又疲劳。”前天文台台长林超英说。黑脸琵鹭,一种每年都会来香港过冬的水鸟,在香港并不难见,却是全球濒危物种。图片摄于3月14日。(吴钟坤摄) 3月11日,香港岛区,吴文远连同其他社民连成员趁林郑月娥投票时于票站外示威,一度冲出马路。随后被警员擡回行人路。(罗君豪摄) 3月11日,立法会补选当日,入黑后,九龙西候选人姚松炎作最后拉票。(卢翊铭摄) 3月11日,经历宣誓风波、禠夺议员资格事件后,2018年立法会补选在投票率偏低下结束。(卢翊铭摄) 3月12日,立法会补选结果揭晓,姚松炎得票为105,060票,而主要对手郑泳舜得票107,479票,姚以2,419票之差饮恨。(李泽彤摄) 3月12日,姚松炎一直对选举胜负表示乐观,估不到会惨遭滑铁卢。(余俊亮摄) 3月12日,立法会补选中,建制派的郑泳舜以2,419票之差击败姚松炎,成功夺得西九龙选区议席。为答谢支持者,郑泳舜今日落区谢票,第一站是深水埗北河街一带。郑脸上挂着笑容,跟市民握手相拥。(卢翊铭摄) 50年前的起点、隔壁舖位的香城茶餐厅,到3年前再易名上路的香城冰室,3月23日会最后一天营业,黎先生指最舍不得是街坊,“熟客一日四餐都系度食”,坦言食物不会是最好,但保持一贯水准,令味道有延续性,食客由细吃到大,“香城”味道成为了街坊美味的指标,奈何租金增加,员工渐老或会随时离职,他选择停下来,虽然感失望和有遗憾,但亦希望借此放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张浩维摄) 俗称“冬菇亭”的熟食亭是香港公共屋邨常见的设施,街坊每日聚脚地充满人情味。不过随时间过去,不少“冬菇亭”相继重建、清拆,最近轮到牛头角乐华南邨的“泰兴粉面烧腊”,因为不获领展续约,于3月25日结业。(张浩维摄) 黄大仙冬菇亭醉和里10年前被领汇(现为领展)接手管理后,由一亭三店改为三档合伙经营。几个档位打通合营后,拆走多面板间墙,地方宽敞了,坐得落几十台客。租约要档户要定期装修翻新,老板张仔说每次新装一番后,别人经过都以为冬菇亭已转手新老板,后来才知道这门面光鲜的冬菇亭原来仍是旧商户,“我们每次都守了几年才慢慢守返啲客返来。”(吴炜豪摄) 九巴月薪车长大联盟召集人叶蔚琳早前于2月24日发起罢驶行动,引起社会关注。3月6日,叶蔚琳向传媒透露,收到九巴的终止雇佣合约通知。她回应被解雇一事,指自己“做了要做的事,问心无愧”。(罗君豪摄) 访问这夜Patrick在公园空地示范扯铃,一个小孩围观大呼:“哗,叔叔你好劲呀,你练咗几耐呀?”这个别人看来技艺纯熟、被称呼为“叔叔”的少年长得一脸稚气,才不过21岁,却练习杂耍快10年,扯铃是他强项,抛波和转碟也难不倒他。 他梦想成为杂耍表演者,去年暑假上京到中国杂技团学艺,师傅赞他“骨格精奇”,是表演倒立的好材料。(高仲明摄) 推开沙田中央派递局的分信部铁门,数十名身穿深绿衣服的邮差,正忙碌地将信件地址逐一“扫描”,再熟练地放在楼层夹内。密密麻麻的信架之间,万绿丛中一点红,正是高级邮务督察区惠芬,监督各人的分信情况。她,是本港仅有的两名女性“大帮”之一。(卢翊铭摄) 深圳盐田梧桐山上的这所颐康院,不少长者打算在这里度过余生。对91岁的陈美琼来说,不论是看电视还是看窗外风景,都是消磨时间的好方法。(罗君豪摄) Elpie Malicsi打从28岁开始外佣的人生,“那时起我经常跟自己说,或许我不是现在,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不会再是外佣。”60岁了,她成为了设计师。(高仲明摄) 张木根,72岁,做过72行,斗木建屋样样都晓,“八小时的电影才能讲完我的故事”,大角咀居民。他也是个无家者。根叔有一架木头车泊在桥底,“如果赶我走,我就住入木头车流动露宿。”有钓杆、有帐篷他就能生存,就沿着海边到处去流浪。很潇洒,没有一点不舍得——安定的居所和工作。
(欧嘉乐摄) 就读小二的盈盈与同龄小朋友一样,好奇心十足。既想学弹琴,又想学跆拳道的她,生长於单亲家庭,与母亲居住在深水埗一个不足100呎的㓥房,她的学习心也渐渐被埋藏起来。图为盈盈即席向记者表演“软骨功”(余俊亮摄) 年龄相距近40载的卢氏父子,同样面对ADHD的长期困境,选择彼此扶持,勇敢面对。(余俊亮摄) 摄影师的镜头犹如双眼,凝视眼前的景物。当眼前“景物”是个能动的人,钢管舞摄影师Cara在拍摄场景任由被摄者乱跑乱走,无需跟从指示,亦没有指示。她拍出来的不少皆为女生面部特写,并没聚焦身材。“我看她,是看她的眼睛,她的灵魂之窗,代表了她这个人。”(陈嘉元摄) 房委会在3月22日派发新一期启德启朗苑、长沙湾凯乐苑及东涌裕泰苑合共4,431个单位的申请表。今期新居屋与“白居二”计划一并接受申请,房委会发言人表示,截至下午5时,在房委会客务中心共派出约2.4万份居屋申请表,包括1.1万份绿表及1.3万份白表,另有1.1万份“白居二”申请表。(卢翊铭摄) 卫诗雅彷似若有所思道:“不只是爱情,看世界也不妨蒙一点。”“30”,这数字如狼似虎,不少女生都怕肌肤松弛、身材走样、没有男朋友、工作上不上不下,而卫诗雅最担心的,却只有生小孩子这回事,及演好她“自己”的这一角色。(吴炜豪摄) Stephy在单身家庭出身,不完整的家庭令她更能明白关爱的重要。刚过去的二月她就在国际培幼会的安排下,去到尼泊尔亲访一班曾被卖为奴隶的女孩子,了解她们的处境,并为她们曾受伤的心灵带来一点安慰。(江智骞摄) 3月3日,不少市民来到太平山顶,希望观看云海,可惜美景时隐时现,有时看到高耸入云的国际金融中心和环球贸易广场的顶部,一时像身在云雾之中,甚么都看不见。(余俊亮摄) 世界自然基金(WWF)于3月24日举行“地球一小时2018”活动,晚上8时30分举行熄灯活动,闻名世界的维多利亚港璀璨夜景骤然暗淡,眼前的景色显得别有意义--唤醒世人要节约用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罗君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