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艺】纹身×绳缚・挑战社会禁忌的身体美学

撰文: 曾凯茵
出版:更新:

纹身和绳缚乍看之下毫无关系,但回到江户日本,那是夜生活丰富、充斥著世俗气息的年代,各种挑战社会禁忌的身体美学蓬勃发展,就如浮世绘、纹身、绳缚的“另类文化艺术”。

《祇园祭礼信仰记》帝国剧场 昭和4(1929)年 1月。雪姫 / [7代目] 泽村 宗十郎。(文化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 )

从拘捕犯人到舞台美学

日式绳缚(日文是“缚り(shibari)”)起源于江户时代武士对付犯人的捕绳术(ほじょうじゅつ)。武士用复离的绳捕技巧使对方不能逃脱,后期它甚至进化成行刑手段。这种的刑罸可说是一点也不绮丽。

那绳缚怎样和艺术扯上关系呢?答案是歌舞伎。歌舞伎虽有“日本传统戏剧”之名,本质却是强调迎合大众口味的娱乐,当中有名为“责め场”的情节种类,剧中角色会遭到拷问、虐待。古代歌舞伎演员便参考了捕绳术的技巧,并加入美学改良,让绳缚适合舞台演出。

就像现实中被捕绳术捆绑著的犯人,演员会被加粗的绳索绑著身体,一来突出角色受虐时的无助感,二来满足观众的欲望,观赏角色因命运捉弄而受尽折磨的凄美。现代绳缚艺术身兼舞台表演和Sadism & Masochism(简称SM,施虐与受虐)实践媒介两种特性,便是由此而起。

现代绳缚艺术源于逮捕化人的捕绳术。(网上图片)

歌舞伎、浮世绘和纹身的狂欢

深深影响现代日式绳缚美学的还有浮世绘,相信各位读者都不会对浮世绘感到陌生,之前《第二身》曾做过日式刺青主题,研究浮世绘对日系刺青的影响。

江户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的作品(网上图片)

浮世绘讲述江户时代,日本大众的生活百态,题材包罗万有,当然少不了以性爱为题材的元素。性爱主题的浮世绘名为“春画”,而极具性张力的“责め场”又是“春画”的重要灵感来源,而浮世绘同样是日系纹身的重要参考。

江户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笔下描绘大量常为扮演角色而穿上假纹身的歌舞伎演员,然后又反过来激发真实世界中的纹身。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会对绳缚和纹身的关系有点头绪了。就这样,纹身、浮世绘和绳缚于江户时互为依存,迎来了繁荣局面。

伊藤晴雨笔下的身有纹身的女性被捆绑悬挂起来,发掘双重美感。(网上图片)

“日本绑缚之父”、著名画家伊藤晴雨便是将三者结合的最佳例证。他观赏歌舞伎剧目《鹧山姫舍松》,看到风雪之下女主角被拷问虐待的一幕,折磨凌辱中却有凄美情欲隐隐流动,深深受到触动。

为了将绳缚艺术发扬光大,他参考“春画”的同时,会亲自寻找模特儿并把她们捆绑悬挂起来,并将场景画下来。又因上述“春画”和纹身的关系的缘故,伊藤晴雨的笔下不乏身具纹身的女性。

+3

三种艺术元素互为依存的蓬勃景象在明治维新的禁令一下子烟消云散。来到现代,三者已分道扬镳,歌舞伎成为没落中的古典艺术,纹身在时尚潮流与黑社会犯罪两个场景中游走,绳缚则变成地下情欲的技艺。幸运的是,随著社会风气开放,不少人都乐于以纹身拥抱绳缚题材,用肌肤表现另一种艺术美态,巧妙展出双重身体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