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RT 光影艺术祭】 《黑天鹅王子》:SERGEI POLUNIN
“ 我不是选择了芭蕾舞,因我就是芭蕾舞。”
一支纹身枪配上纹身师优秀的画工,能成就出一幅又一幅独一无二的“皮肤画作”;就如芭蕾舞者一样,利用整套肢体动作,并糅合着音乐与旋律,便能够谱织出惊世骇俗的舞姿,让“芭蕾灵魂”于舞台上表露无遗。于艺术层面上,以上两者皆是当代不可取缔的文化价值,但它们拥有着强烈的对立点,因为芭蕾舞者大多是利用身体的每一吋作为说故事的媒体,所以在传统的观念上,拥有纹身的舞者是寥寥可数。
跃动刺青
于纪录片“DANCER”(黑天鹅王子)中, 主角是一位满布纹身图案的芭蕾舞界传奇人物——“SERGEI POLUNIN”,他透过澎湃的跃动展现出动人的舞姿,配上身体上各个纹身图案,皮肤上的刺青尤如注入了生命,跃动在观众眼前,以他的成功也完全推翻了一向大众视纹身与舞蹈非能共存的想法,将两者完美地合二为一。
“DANCER”正正所讲述的,就是这位曾在十九之龄便已当上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蹈员(史上最年轻的首席舞蹈员)的堕落与重生。在过去每逢有POLUNIN的演出,观众也难求一票,可是为何POLUNIN于2012年的时份,正值事业巅峰时期的他,突然宣布离开舞团呢?这个迷思就待各位在电影中寻找答案吧!
叛逆时刻
“纹身”,是POLUNIN在最迷失自我时期的记录,虽则身上的纹身大多是于叛逆时期刻上,但每一道的由来也并非以只是因“美感”而存在。就如腰围间正在嚎叫的狼,是当时十九岁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携手演出的“PETER AND THE WOLF”芭蕾舞台剧的回忆,另外“ZELENSKY”此身由来,是POLUNIN于失意之时曾扶持过他的一位重要人物,亦是曾教导过POLUNIN的俄国芭蕾舞老师,最重要的一个纹身图案,是位于腰部中央,看似宗教神学符号的纹身,这是古代异教徒斯拉夫人的标志,解作太阳的意思,能赋予力量与光芒,他也希望借此纹身,能够拾回重返舞台的勇气。可见每一个纹身对POLUNIN来说也有着深厚的意义。
舞者重生
SERGEI POLUNIN之所以能够在芸芸舞者中脱颖而出,除了他的天赋之外,他更比常人努力多百倍,即使要面对艰苦的训练也从不畏惧,为的只想借着舞台的机会与成功,能够与离乡别井的家人重新团聚,但最终事与愿违,POLUNIN的家人却因多年受尽离散之苦而分崩离析,此打击更令他失去了站在舞台上表演的意义,加上现年二十八岁的他也开始对芭蕾舞这传统舞姿失去了热情,令他从此决意站别于舞台之上,从此这颗芭蕾舞新星便因此而陨落。
正当POLUNIN失意之时,幸好巧遇音乐制片导演DAVID LACHAPELLE,并与歌手HOZIER合作,联手制作出《TAKE ME TO THE CHURCH》一曲,跳出充满灵性的优雅现代芭蕾舞,音乐片当中能看出POLUNIN经已完全摆脱过往迷惘的枷锁,破茧而出,可见他已从坠落中获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