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风‧波利尼西亚特集】 必读!毛利族人纹身研习 二回目
在波利尼西亚(POLYNESIA)的文化中,纹身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不同的族人来说,纹身同样拥有神圣的地位与象征。而在毛利人(MĀORI)的文化之中,于面上纹上图腾的“TĀ MOKO”比一般的纹身“KIRI TUHI”有更深入的象征意义。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之下,不少部落文化亦逐渐为世所识,毛利人的纹身文化大概可被视为其中一种,若然想深入认识此文化的话,还请扭转阁下对纹面的既定印象。
“TĀ MOKO”‧ 毛利族人专属
虽然“TĀ MOKO”是毛利族的传统文化,不过亦并非所有毛利人也可以得到“TĀ MOKO”。要纹上“TĀ MOKO”除了要坚定遵循毛利族的文化之外,在毛利族的传统之中,只有部落中的领袖以及于部落中有著崇高地位的族人才可由被称为“TOHUNGA”的纹身专家为其设计图腾以及将独一无二的“TĀ MOKO”纹于面上。除此之外,无论纹身师或是被纹者均须要有毛利族的家族血统(WHAKAPAPA),才可以进行面部纹身“TĀ MOKO”的神圣仪式,再者“TOHUNGA”为其设计的“TĀ MOKO”更可反映出该毛利族人的家族血统(WHAKAPAPA)。
纹面海军
作为毛利族人的一分子,纽西兰皇家海军陆战队员RAWIRI BARRIBALL渴望得到被视为神圣的“TĀ MOKO”实属正常不过之事。然而,根据纽西兰军方的规定,即使作为毛利族人,在纹上“TĀ MOKO”之前必须通过军方的安全检查,加上作为海军陆战队员,在面对其他国家的军队甚至是帮助大众之时,确实难保他们对面上拥有“TĀ MOKO”的军人有负面的想法。最终,RAWIRI BARRIBALL由其兄弟花了十小时于其面上谱上“TĀ MOKO”,成为首位拥有完整“TĀ MOKO”的纽西兰皇家海军陆战队员。(参考资料:http://bit.ly/2i1Pe9u)
另类意义
世界对部落文化大抵有着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然而在毛利族之中,“TĀ MOKO”绝不为男性专利,不少毛利族的女性亦于面上纹上“TĀ MOKO”。2016年,一位拥有毛利族血统的纽西兰工党女议员NANAIA MAHUTA就纹上象征着毛利族女性地位与权力,以及长大成人的面部纹身“TĀ MOKO”。而且一般毛利族女性的“TĀ MOKO”只会出现于下巴的位置,在毛利语之中更被称为“MOKO KAUAE”,即纹于下巴的毛利图腾。纹上“TĀ MOKO”除了是NANAIA MAHUTA希望得到毛利族人所认同的身份象征之外,更是为了纪念自己成为了国会议员二十年。更甚之,NANAIA MAHUTA希望透过自己的身分加上面上的“TĀ MOKO”,将毛利人的传统文化带至纽西兰,甚至是带到世界各地。(参考资料:http://bit.ly/2znkj1I)
消失的一百年
在见到RAWIRI BARRIBALL以及NANAIA MAHUTA两位毛利族人对“TĀ MOKO”的推崇备至,以为毛利人长久以来亦对纹身甚至纹面为荣的话,实在不尽不实。事关在十九世纪之时,欧洲人开始与毛利人接触,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之下,毛利人在某程度上学习到所谓现代社会的礼节,令面部的纹身变得更加简约,加上由于波利尼西亚传统纹身所用到的工具难以进行消毒工序,卫生部于1986年禁止了这项传统工艺于法属波利尼西亚进行,直至2001年才得以解禁。是以,大家方可以见到于面上搭载“TĀ MOKO”的RAWIRI BARRIBALL及NANAIA MAHUTA。
“KIRI TUHI”‧ 族外人体验之法
前文提要,包含着毛利族人家族含义的“TĀ MOKO”只会出现于真正拥有毛利族血统的人之上,若阁下对毛利族的纹身抱有浓厚的兴趣,想一尝拥有传统毛利族图腾纹身滋味的话,只可向“KIRI TUHI”埋手。如纹身师又或被纹者其中一方不为拥有毛利族血统的话,即使纹上毛利族的传统图腾,亦只可称作“KIRI TUHI”而非“TĀ M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