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黑工|O记伙入境处放蛇拘69人 有外卖员用修图App制假身份证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O记)联同入境处展开代号“斩击”暨“权能者”行动,打撃黑工及非法入境者,2月3日至6日在全港拘捕69人;当中42人涉外卖行业,包括23名非华裔外卖员。行动中,警方派出乔装探员,成功查获非法入境者匿藏的地点及聘请黑工的地方,又发现有人利用外卖平台的验证漏洞,以修图软件将身份证资料改动制成“假证”,成功混水摸鱼申请户口;亦有人将已通过身份认证的外卖员户口在网上兜售,试图将户口卖给持“行街纸”的非华裔人士。

行动中,警方共拘捕69人,检获电话、保温袋、文件及电动单车等。(陈浩然摄)

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警司张霆锋表示,去年8月起非华裔的非法入境者人数有上升情况。2023年,共有1,331名非华裔非法入境者被捕,在单8月至12月已有1,073人被捕,占全年8成,较前年增加9倍。

张续指,这些非法入境者主要是孟加拉、巴基斯坦及印度人,透过签证合法进入广东省境内,再利用水路偷渡到香港。张霆锋称,为针对偷渡情况,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O记)派出乔装探员渗入并收取情报,成功查获非法入境者匿藏的地点及聘请黑工的地方;此外,探员亦发现有人利用平台监管漏洞,将一些已通过身份认证的外卖员户口,在网上及社交平台利用广告兜售,试图将户口卖给持“行街纸”的非华裔人士,鼓励他们送外卖。

张霆锋指,警方联同入境处采取拘捕行动,2月3日至6日在全港各区拘捕53男16女(21岁至79岁),涉嫌“禁止接受雇佣工作及开办业务”、“协助及教唆禁止接受雇佣工作及开办业务”、“串谋诈骗”、“非法入境”、“聘用非法劳工”及“违反逗留条件及行使虚假文书”等罪名。张又表示,警方曾收到市民报案,指有外卖员在送外卖期间会非法使用电动可移动工具,在马路及行人路上驾驶,甚至会发生交通意外。

警方称有人会将一些已通过身份认证的外卖员户口,在网上及社交平台利用广告兜售,试图将户口卖给持“行街纸”的非华裔人士,鼓励他们从事送外卖工作。(陈浩然摄)

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高级督察黎衍乐则指,警方发现有不少在港的非华裔人士,于外卖平台从事送外卖工作;看准外卖工作“门槛低”、“回报高”及“流动性强”等特点,方便逃避警方及入境处的截查。黎指,虽然外卖平台有采措施对外卖员身份进行认证,但仍存有漏洞之处,而只有持本地身份证的人士,方可申请成为平台外卖员,但持行街纸的非华裔人士就透过平台及社交平台,租用外卖员帐户。黎续称,有香港居民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及网页售卖及出租帐户后,会将密码帐户转交黑工接单送货;而真正的户口持有人收到运费及平台奖金后,会与黑工分帐扣取数十元至千元的租金及1至2成收入后,黑工平均每个月可赚取近2万元收入。

黎衍乐续称,外卖平台公司仍有不足之处,以致外卖只户口成为非法劳工的生财工具。在申请户口方面,有人会利用修图软件伪造身份证,将身份证上资料稍作改动,变成“假证”,再上载至平台从而成功申请户口;在登入程序上,平台系统亦欠双重认证,户口持有人只需将帐户密码交给他人就可同时使用该户口、亦有平台容许帐户多次转换电话号码,令黑工用其号码便可登入使用;另外,虽然平台有人面识别机制,但只要用相片便可破解,而帐户持有人可以在自己的手机进行认证后,他人亦可同时用另一部电话登入,使机制形同虚设。

警方透过网上巡查及乔装探员行动,在全港各区拘捕共拘42人,包括38男4女,其中18名为香港居民,另外23名为持行街纸的非华裔黑工,他们涉嫌“禁止接受雇佣工作及开办业务”、“协助及教唆禁止接受雇佣工作及开办业务”、“串谋诈骗”,行动中共检获电动单车、保温袋及电话等。警方亦到不同平台公司搜查,检取大量文件作进一步调查。

入境事务处总入境事务主任李烱超亦指,早前已经拘捕一名洗碗公司持牌人(61岁)涉嫌聘请24名黑工工作,该名61岁持牌人已于周一(5日)被判监禁19个月。

入境事务处总入境事务主任李烱超(左)、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警司张霆锋 (中)、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高级督察黎衍乐(右)交代案情。(陈浩然摄)

早前《香港01》亦接获读者报料,指于上周五(2日)已有警员在大角咀、深水埗拘捕怀疑黑工外卖员;更有任职员外卖员的读者透露,上月驾电单车时与一名逆线驾驶电动单车的南亚汉相撞,对方竟弃手机逃去,及后发现其车尾放有外卖公司的速递袋,怀疑对方正是黑工。警方则曾于本周一(5日)搜查多间外卖平台公司。事后户户送、foodpanda回复查询时,均指有措施验证外卖员身份。

+6
警方(2月5日)到Deliveroo位于中环的公司搜查。(马耀文摄)
警方(2月5日)到foodpanda位于铜锣湾的公司搜查。(陈浩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