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至少6宗学童自杀 涉学业感情家庭等 专家吁身边人多关怀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开学至今共发生至少6宗中小学童轻生案,部分学童不幸离世,轻生原因包括家庭、学业、感情等问题。根据教育局统计数字,2020 年至 2022 年期间,合共录得71宗中小学生怀疑自杀身亡个案。而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早前亦曾发布,指经过统计,整合机构向社署呈交的青少年自杀报告数字公布调查数字后,发现今年首7个月已录得16宗学生自杀个案,是过去3年每年平均数目,反映青少年自杀问题日趋严重。

圣言中学一名男学生于10月26日倒毙校园,警方到场调查。(黄煦致摄)

港大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接受《香港01》访问则指出,学童自杀成因大多不是因为单一事件,可能因为学业压力、感情问题等。而受到疫情3年影响,学童在建立人际关系上未必理想,当疫情完结后,若社会支持不足,社会系统未完善建立,加上学童个性沉默寡言,不懂得寻找帮助时,便可能会出现问题。

学童自杀数字近年有上升趋势,疫情下需要更加多支援,故学校及师生亦担当重要的角色。叶兆辉呼吁学校不要过于追赶学业进度,多给予学生空间及时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及系统,有助及早阻止不幸事件发生。

他呼吁每个人都要关注学童的心理及精神状况,当学童表现异常,例如在社交平台留下文字,表示对生活无盼望、或突然收埋自己、Facebook突然变黑,便可主动帮助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守护天使”。若学童本身沉默寡言,不懂得表达自己,身边人更应主动关心,同学、老师等都可以作出贡献,多关怀有需要人士,“身边同学可以关心佢哋,有问题就俾支援,唔识点做就揾老师或者识得嘅人帮手。”

港大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教授。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亦鼓励学校采用全校参与的模式,透过“普及性”、“选择性”及“针对性”三个层面,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以及加强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及有自杀风险的学生,包括定期定期推行让全体师生感到轻松愉快的活动,透过班级经营优化师生关系,优先介入被诊断有精神病、与父母关系有冲突及失眠的学生等,加强学生朋辈支援网络,增设同学及父母发现学生有自杀想法的求助支援等。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于9月,就2018至2023年的青少年自杀调查进行记者发布会。(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提供)

求助网站和热线:

即睇3分钟情绪自救法 呼吸间即可放松身心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热线:23892222

医院管理局精神健康专线:24667350

东华三院芷若园热线︰18281

撒玛利亚会热线︰28960000

社会福利署热线︰23432255

生命热线:23820000

利民会《即时通》:35122626

明爱向晴热线﹕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