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警区一连五日反诈骗 破20宗案拘25人 涉款约1300万元

撰文: 翁钰辉 林泽锋
出版:更新:

油尖警区为响应粤港澳三地联合行动“雷霆2023”,以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及黑社会收入来源,今年6月12日至6月16日一连五日展开代号“世爵”的反诈骗行动,并成功侦破20宗案件,拘捕20男5女,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以欺骗手段逃避法律责任罪、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等罪,而涉案款项高达1300万元,最大单一损失为550万元,受害人误中低息贷款骗案。一名23岁被捕本地男子现正被扣留调查,其余24名被捕人已获准保释候查,须分别于7月中及下旬向警方报到。

蒙黑色头套的疑犯被警员押返警署调查。(林泽锋摄)

油尖警区刑事调查队第11队案件主管叶恩桦侦缉督察指,警方留意到诈骗案件数字显著上升,今年2023年首季有643宗,占同季度其他案件的49%,比去年首季度的475宗上升了35.4%。警方相信当中不少涉及黑社会操纵的犯罪集团。 警方为响应粤港澳三地联合行动雷霆2023,以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和黑社会收入来源,油尖警区警区于6月12日至16日进行了一连五日反诈骗行动,行动主要针对多种的行骗手法,包括网上购物骗案、求职骗案、电话骗案、投资骗案等。

整个行动中,警方成功侦破20宗案件,拘捕23名本地人士及2名持香港身份证的非华裔人士(20男5女),年龄介乎于19至59岁,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以欺骗手段逃避法律责任罪、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等罪。被捕人报称是侍应、厨师、客户服务员和无业等,部分人有黑社会背景。案件骗款接近1300万港元,损失金额最高为550多万港元。 警方亦检获多部手提电话、银行卡、银行文件,以及被捕人犯案时的衣著。

+1

“猜猜我是谁”骗案 5长者中伏失68.8万元

油尖警区重案组第二队案件主管庄德谦侦缉督察指,行动中警方侦破一连串发生在油麻地、旺角、柴湾的“猜猜我是谁”电话骗案,当中5名受害人均是长者,合共损失68.8万元。庄德谦指, 5月中旬接获5名年龄介乎75至90岁的报案人求助,指接获一些自称为他们儿子或亲戚的电话,声称陷入财困或被警察拘捕,需要现金应急。报案人信以为真,遂在住所附近将现金交予一男一女骗徒。惟报案人与家人沟通后,始发现被骗,于是报警求助。受害人损失金额最高是26.8万元。

油尖警区刑事部经调查后,成功锁定两名收取现金的骗徒,并在5月29日和6月15日分别在何文田及屯门拘捕了一名22岁姓陈女子及一名21岁姓汤男子,涉嫌以欺骗手段获取他人的财产。 二人报称是舞蹈员及无业。警方接着发现两名被捕人在收取现金后,会将现金交予另一名本地男子。警方连日追查后,亦锁定该名接收现金的男子,昨晚(16日)在男子位于扫管笏的住所将其拘捕。警方相信该男子在犯罪团伙中担任中层角色,负责控制两名男女收取现金,接收现金后再转交给其他集团成员。案件仍然在调查中,不排除稍后会有更多的拘捕行动。

受害人误中低息货款骗案失550万元

叶恩桦指,各案件中最高损失金额是550多万港元,骗案类型属电话骗案,当时骗徒讹称有低息贷款服务,并询问受害人是否想借钱,当受害人表示有兴趣,骗徒就要求受害人提交保证金,才提供低息贷款。受害人再将自己的现金和保证金交予骗徒,而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低息贷款。

油尖警区重案组第二队案件主管庄德谦侦缉督察(左)及油尖警区刑事调查队第11队案件主管叶恩桦侦缉督察(右)。(林泽锋摄)

近年不时出现电话骗案,骗徒多以年长人士为目标,并利用受害人对亲人的担忧骗取金钱。警方高度重视这类型案件,并会继续采取积极的调查,以情报主导的方式打击这类案件。警方呼吁市民当遇到来历不明的电话,声称是自己的亲戚,并索取金钱时,应立即向家人求证。另一方面,家人要多留意身边年长的亲人,多保持沟通。

警方亦指,今季最常见的行骗手法包括钓鱼式的短讯骗案,以及网上购物骗案。警方指,钓鱼式短讯骗案多是讹称可加一元就可换领奖赏或积分,要求市民开启网址,提供信用卡及一次性密码。警方提醒市民除留意短讯上网站的真确性外,亦要留意短讯内容究竟是提供“一次性密码”、“一次性交易密码”,抑或是绑定帐户的“一次性验证码”。

此外,警方亦留意到骗徒会假扮买家,继而存入空头支票,扮作已经付款,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 到受害人发现弹票时,货品已经交收,而骗徒已失联。 市民应检查清楚,避免电子支票交易,最好考虑现金交收减低受骗风险。如市民有怀疑,可致电18222“防骗易”寻求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