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两宗不堪亲人离世寻死 叶兆辉吁情绪受困不要独自面对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本港近日接连发生有人因亲友离世,无法释怀而寻死悲剧。港大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表示,亲友离世“悲哀系正常”,提醒家属为自己情绪做好准备,需要时寻求协助。而除了身边人主动关心情绪受困人士,他亦鼓励事主求助,寄语不要独自面对困境,寻找身边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陪伴。

昨(11日)下午,汀九桥一名54岁姓李男跟车工人跳桥堕海,当场证实死亡。据了解,李男的14岁儿子上周因脑中风去世,李男一直情绪低落,食欲不振,至昨日堕桥离世。至深夜11时许,天水围天恩邨恩翠楼一名25岁姓刘青年,疑因相恋约6年的女友猝逝,无法释怀,在家中留下遗书后以USB线上吊身亡。

遗属自寻短见风险高 吁应为情绪做好准备

叶兆辉表示,每逢有亲人过世,尤其自杀,家属自寻短见的风险亦会相对较高。对于情绪受困的人来说,不论年轻人或中年人,当刻失望感涌出就会有自杀倾向。他形容“悲哀系正常”,提醒在世的家属应为自己情绪做好准备:若经历亲人离世,难以面对或感到“抖唔到气”,最好与人倾诉,但时下很多人不愿跟人倾诉,相反选择在社交媒体抒发感受。若有亲友看见,应主动联系事主,积极表达关心;若父母看见伴侣或子女情绪低落,亦不要吝啬关怀,解决不了便一起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叶兆辉指,数据显示15至25岁年轻人,较容易受关系性影响情绪,如今次事主亲密的女友不幸过世,或常见的分手情况,都会引致他们“谂唔开”。就今次事件中的青年来说,“始终佢哋年轻时候建立关系,失去女友刺激咗佢”。

临床心理学家叶妙妍亦指,当事人经历重大创伤,可能出现失眠、失去兴趣、闷闷不乐等行为,甚至送走自己物品、和其他人道别包括在社交媒体留下相关讯息,更会有意无意透露轻生念头,身边亲友切勿掉以轻心,应该花时间和耐性主动倾听对方感受,向当事人给予关心,必要时一起向专业人士寻求协助。

求助网站和热线: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热线:23892222

医院管理局精神健康专线:24667350

东华三院芷若园热线︰18281

撒玛利亚会热线︰28960000

社会福利署热线︰23432255

生命热线:23820000

利民会《即时通》:35122626

明爱向晴热线﹕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