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底奸劫】事主或陷创伤后压力 向晴轩:指责追贼舆论加重伤害
一日之间,“九龙湾桥底”、“奸劫”、“自保”成为热议关键字;区内少女人心惶惶,纷纷表示会减少夜归,冀警方加强巡逻。事件背后最应关注的,是如何助受害者渡过心理创伤的煎熬,以及加强社区保安,杜绝惨剧再发生。
亲友应慎言忌追问 常陪伴多聆听
明爱向晴轩督导主任吴子乐强调社会不应怪责女事主,“网上好多评论话个女仔追贼,呢种舆论为事主带来更多伤害”,因这并非她的错。他提醒亲友慎言,不要再追问:“点解咁样做,点解唔咁样做...........”,因为这都是没有答案的,更何况已经发生了,再纠缠只是“再踩一脚”。
吴又指,一般而言面对性暴力,事主都需要时间恢复,身心都会有影响,包括发恶梦、失眠、突然惊慌、逃避重返事发地点、情绪起伏大等。他强调这些都是正常的创伤后压力,亲友应该尊重事主的步伐去度过,多陪伴、多聆听,但如果情况长期未有改善就应求助。
不应质疑事主夜归 需反省保安现况
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总干事王秀容赞扬事主直接报警好勇敢,做法正确。她指,发生这种事件令人愤怒,此时家人的陪伴对事主最为重要,“佢无做错,需要好好陪伴”。对于女大专生深夜归家,她不讳言以香港的城市生活来说,凌晨零时许未算太夜,即使是学生也会因工作、学业而夜归,故不应质疑事主夜归肇事,反而更应反思事发地点的保安措施是否做得足够,包括街灯光暗及有没有闭路电视,日后加以改善。
王秀容强调每个人遇上施暴都有一定的难受及创伤,只要大家以正常目光看待她们,事主亦接受辅导,相信她们得以康复。事发位置是少女归家路径之一,对于事主会否不敢再路经此地,她坦言:“每个人处理恐惧都唔同,要视乎刻服恐惧的能力有几高,但开头紧系会惊!”
2012年强奸案达121宗 近年下跌
根据警方数字,2016年有71宗强奸;2015年则有70宗;2014年有56宗;2013年有105宗;2012年是过去五年最多,达到121宗。据悉,近年的风化案大多为酒友强奸,奸劫则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