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邨躁父持刀挟女|被捕父患精神病沾染赌瘾 近年无社工跟进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秀茂坪顺利邨父亲持刀挟持11岁女儿事件,《香港01》接触到其妻子伍太,指丈夫无业十多年,不时到容凤书精神科门诊覆诊,近年沾染赌马习惯,平日依靠她的家用生活。她指,丈夫初期患病时有社工上门跟进,但不断被丈夫指骂,近年已无社工跟进丈夫情况。长子学校社工事后有慰问,但未提供协助;幼女学校则对其家庭状况不了解。《香港01》正向社会福利署查询。

伍太指十多年前从内地来港生活,初时与大伯同住。后来大伯要求他们一家回内地居住,丈夫与兄长大闹一场,突然昏倒在地,之后便性情大变,需看精神科服药。初时社工上门跟进,不过丈夫情绪极激动,更大骂社署职员,结果上门2、3次后则无疾而终,丈夫的精神病问题一直未解决,以致影响家人。

伍太坦言无法与丈夫沟通,虽然知道他有到容凤书精神科门诊覆诊,但不清楚他有否准时吃药。自儿子出生后,丈夫不时用籐条及拳脚打儿子,亦有赌马习惯,伍太为了子女曾与丈夫谈离婚,惟对方听闻后回内地数周,之后回港不了了之。丈夫自撞伤腰骨后没有工作,依靠她给家用,由于发现丈夫早前曾取出数万元强积金,怀疑他用于赌马,所以近两个月没有给予家用,猜疑事件亦可能“为钱纠纷”。

案中长子的驻校社工亦了解伍父患精神病,以致他饱受家暴压力,但除了聊天开解外,亦无任何跟进。事发后长子及细女有心理阴影,在家彻夜难眠,希望尽快调迁。

案发时多名警员手持盾牌在单位门外戒备。(网上片段截图)

精神科丁锡全医生指,精神病大致可分为思觉失调及情绪病。若市民怀疑自己或是发现家人患有思觉失调,需要即时求诊,可透过热线29283283联络医院管理局辖下的思觉失调服务中心,中心有提供及早转介和评估、延续治疗和公众教育的服务。当中心收到转介后,会有医护人员为患者作出评估,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早期复康计划等;而情绪病的怀疑患者可以选择向自己的家庭医生求诊,家庭医生会先了解情况,期后作初步评估,为患者提供专科转介服务。

家人尽可能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需要特别留意言语上会否刺激到患者,保持平常心与患者相处,亦都可以让患者知道自己病情。医院管理局于2015年推行个案管理计划,为严重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区支援服务,会有社区精神科护士专责个案,为个案患者定期进行家访及联络,患者家人同样能向个案护士请求帮助。另外,社区福利署亦为精神疾病患者家人提供热线求助,服务涵盖至个案辅导工作。

丁锡全医生强调,每名患者的病发情况各异,家人需留意患者情绪状况,病情有时突然急转直下,变得暴燥及情绪不稳定。患者在病情初发阶段期间,可能会为一些小事而紧张,家人若及早留意到患者情绪有异,可先安抚其情绪,并向相关部门寻求协助,而医生会为患者病情作出评估,处方药物及提供心理治疗及辅导;如患者情绪持续受到波动,甚至作出伤害自己及其他人的行为,就需要即时报警处理。

丁医生表示近年疫情令不少香港家庭因经济压力而情绪受困扰,导致求诊数案急增,但大部分市民未必懂得如何去求助,有些怀疑抑郁或焦虑患者会选择不去求诊,并有研究指出选择求诊的市民只占整体个案的四分一。他又指出,许多患者未必及早求诊,起初未察觉自己病情,往往都会在病情出现恶化时求诊,令治疗变得难上加难。他续称,医院管理局设有精神病专科门诊,惟均需要医生作转介,一般市民如有紧急情况,都只能到急症室求诊,再透过急症室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转介,未必即时能帮助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