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油麻地截趸船查货柜 检市值逾1亿元私烟 拘2名男船员
香港海关港口及海域科根据风险管理资料分析,于本月20日锁定一艘趸船,怀疑该艘趸船用作走私,于是当日上午约10时在油麻地锚地附近,派出区域巡逻船对该趸船作出截查。人员在船上发现2名香港船员及3个40呎货柜,遂要求船员开启货柜给予检验,最终发现货柜内有3,600万支怀疑走私香烟,市值约1亿元,应课税值约7,000万元。人员拘捕船上一名43岁及一名56岁男子,更在其中一名被捕船员身上搜获一个怀疑毒品吸食工具。海关将继续调查私烟的来源及去向。
海关港口及海域科(海域调查组)高阶督察邓家骏续指,经长时间的观察及分析,人员于本月20日锁定一艘趸船,怀疑该艘趸船用作走私。他指一般趸船可运载数十个货柜,以达至减省成本的效果,但涉事趸船只运载3个货柜,有别一般趸船的运作模式,于是就派出区域巡逻船截查该趸船,并要求船员开启货柜检验。惟船员起初抱持不合作态度,又支吾以对,最后人员将货柜开启,发现内有3,600万支未完税的香烟,市值约1亿元,应课税值约7,000万,随即拘捕2名船员,案件税收罪案调查科第一组跟进。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邓家骏提到,在陆路口岸未完全通关之际,货物大多数经水路运到香港,走私分子亦利用货运物流的趋势,将走私货物经水路,企图偷入本港。根据经验,每逄过时过节及新年前夕,都是走私分子活跃时间。
趸船停泊繁忙锚地 以其他船只作掩护
海关港口及海域科(海域行动组)高阶督察蔡贤铭表示,涉案趸船刻意停泊在当时繁忙的油麻地锚地附近,企图利用其他正常作业的趸船作掩护及遮挡,希望逃避海关人员侦查。人员上船查核货柜编号时,发现3个货柜均用俗称“假number”的货柜编号。由于船员无法向海关人员出示载货仓单, 亦无法交代货柜内所承载的是什么货物,引起人员怀疑。
私烟多为外国牌子香烟 不排除用作转口用途
海关税收罪案调查科高阶调查主任叶立民表示,人员发现该批私烟多为外国牌子香烟,不排除会用作转口用途。由于疫情逐渐绶和,物流开始回复正常,私烟集团借着圣诞节及新年前补充货源,供应予本地及海外市场。海关加强源头堵截,打击私烟活动。
由今年年初至截止昨日(29日),海关已检获超过7.51亿支未完税香烟,市值超过20.7亿元,应课税值为约14.3亿元,较去年全年检获量的约4.27亿支私烟超出7成。
海关强调走私属严重罪行,根据《进出口条例》,任何人输入或输出未列舱单货物,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00万元及监禁7年。买卖私烟同属违法。根据《应课税品条例》,任何人若处理、管有、售卖或购买私烟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100万元及监禁2年。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2545 6182,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举报怀疑走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