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男散工第一日装卸区开工遭砖头压毙 业界分析意外成因
油麻地公众货物装卸区发生夺命工业意外,一名26岁男散工今日(17日)第一日于上址工作,没料到遭一捆砖头压中头部及手部,伤重不治。《香港01》记者向业界人士了解事件,他怀疑砖头于内地厂房堆砌,以胶带捆绑后,在底部留有两个洞以供叉车搬运,砖头其后以趸船运港,搬运人员疑将吊带穿过该两个窿后,以吊竿将砖头吊至半空再放于地面,不排除在搬运时砖头散开,工人走避不及被击中重伤,形容事件实属不幸。
仅用索带捆绑砖块 吊运不稳易生意外
香港专业吊运联会副主席马国富表示,据其了解,于内地厂房堆砌的砖头,底部不会放置任何卡板,只会以索带束捆成一个大的立方体,并在近底部位置留下两个洞,以供叉车搬运。其后砖头由趸船运港,于码头将吊带穿过两个洞,再以船上的吊竿吊起,但当遇上大浪时吊竿的摆动会很大,形容一捆砖头“反两反,就会散”,不排除因此酿成意外。同时,在地面接收砖头的工人,应在吊运期间与货物保持安全距离,“有咁远行咁远”,才不致走避不及而受伤。
另一名熟悉吊运工作的业界人士看过现场图片后指出,对长期在地盘工作的工人而言,绝不会单靠吊带穿过该两个洞来进行吊运工作,因众人皆知砖头很容易散开。最安全的做法,是先将吊带穿过一捆砖头,吊进一个深度约4尺的金属斗内,再吊起整个金属斗,运送至目的地后,再从斗内吊出砖头。虽然需要的工序较多,相对较为耗时,但安全性会较高。
业界建议用金属斗搬运砖块较安全
但对码头卸货人员来说,每艘趸船上可能有数百捆砖块需要落货,不排除因此省却部分工序,直接将吊带穿过砖块后,从船上吊至地面,但由于船身易受风浪影响而摇摆不定,吊竿的稳定性低,机手亦难以控制,可能本来只想移一尺,却变成移一米,以致货物摆动,随时会令砖块在半空中散开。他将一捆砖块比喻作豆腐,众所周知豆腐容易散开,如果以金属斗搬运,就好似是一只手托起豆腐,不容易散开;若只靠吊带穿过砖块,则好像是筷子托底,稍为摆动便会散开。
至于为何厂房在堆叠砖块时,不在下方放置卡板以便日后运送之用,他解释,每捆砖块重约一吨,当在趸船叠高后,重量一直向下压,最底的卡板在承受数吨的重量下会被压塌,最终叠高的砖块可能会因而倾侧倒塌,因此不用卡板来运送。他又举例,外国会以保鲜纸包捆砖块,以防它散开,提高安全性,但仍然会有散开的风险。
他又指出,安全性上,工人应该要与货物的吊运路径保持距离,以免货物堕下时被压中。但当需要搬运数百捆货物时,工人便要来回走动数百次,在实际操作上很困难及费时。他认为事件实属不幸,亦慨叹业界过去两年经常发生夺命意外,对此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