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业期上门为老幼街坊义剪 筲箕湾发型师:感觉好有爱好开心
第五波疫情确诊数字连日创新高,政府2月10日起收紧防疫措施,将发型屋纳入599F章限制的表列处所,原定关闭至2月24日疫苗通行证实施,惟其后再延长发型屋等处所停业期至4月20日。不少发型师需改以上门理发维持生计。
筲箕湾一间发型屋的东主兼发型师Thomas,近日上门义务为小朋友及长者剪发,希望为社群出一分力,惟坦言如果4月20日后仍未能复业,行业生计及前景将十分渺茫,认为政府应要求业主减租或豁免以支援业界。
Thomas于筲箕湾经营发型屋,自从上月中政府宣布发型屋需要停业后,如同不少发型师般,Thomas主要为熟客上门理发,“当我收250蚊剪个头发,4个都系得1千蚊,仲未计车钱”,他认为与其四出奔波,不如改为区内小童及长者义剪,为社群出一分力更有意义,希望直至4月20日店舖可以复业。
Thomas于社交平台发帖后,马上获不少街坊联络,大部分为小童的家长,现时每日最多会为4至5人义剪。Thomas指最初有些不认识他的人曾怀疑他会否另有目的,“会谂我系唔系上到去先收钱”,但经Thomas解释后家长们均十分理解,“佢哋好开心,会问吓真系唔收钱?又问我饮唔饮汽水”。另外令Thomas感受更深的是看见不少小朋友,因停课期间甚少会出门,“哗有哥哥帮我剪头发,个感觉好有爱好开心”。
于疫情下Thomas上门义剪亦特别谨慎,会每天早上除了自己,亦要求客人先进行快速测试确保安全,到达客人寓所时亦会再消毒好围布及工具。另外Thomas亦会尽量安排于对方寓所外,例如后楼梯、走廊等位置剪发,减低传染机会。
然而于停业影响下再要维持义剪,Thomas指暂时只靠新年前累积的积蓄过活,“如果4月之后再唔开,呢行包括助手都无乜生计可言”。他指现时发型师尚可上门剪发赚取少许收入,但助手们未有足够技能,如继续“手停口停”则不排除有很多人会转行,“呢行最重要系新血同人手,如果佢哋都流失,(行业)前景会好渺茫”。
他又批评现时政府“一刀切”要求全行停业,并无考虑过他们的生计,现时停业两个半月,未计员工薪金,单是租金等支出已达7至8万元,即使政府新一轮抗疫基金最高可获发5万元资助,亦不足够交租,批评措施是资助业主多于资助业界,“唔好讲到咁好话资助我哋,我哋人手全部都系零蚊(津贴)”。他认为,政府要求全行停业就应该负上责任,“宜家禁你(营业)然后畀5万蚊你,做咩啫,你喂宠物咩?”,指政府如要求业主减租或豁免,对业界帮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