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塘公屋姊弟月入万余 7月内户口交易$3.8亿 涉洗黑钱被捕
一对家住油塘公屋单位的姊弟,涉利用文员、保险经纪、大学生及销售员等不同身份,在本地不同银行开设多个户口,并利用这些户口及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处理来历不明的巨额款项。两人平均月入仅万余元,惟他们的银行户口在短短7个月内,却有超过3.8亿元的交易金额,惹起海关怀疑。关员经多个月的深入调查后,今日(28日)采取行动,以涉嫌洗黑钱罪名拘捕该对姊弟。
被捕的姊弟分别28岁及21岁,海关相信涉案家姐首先从事洗黑钱活动,其后弟弟参与其中。初步调查显示,两姊弟于去年5月至11月期间,利用在本港不同银行开设的个人帐户,当中包括传统银行户口及虚拟银行户口,以及一个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帐户,并透过银行转帐、现金存款及加密货币等方式,合共处理约3.84亿元来历不明的款项。
海关有组织罪案调查科高级调查主任(财富调查组)余耀荣在记者会讲述案件,指今年年初海关根据情报分析,锁定该对本地姊弟,怀疑两人参与洗黑钱活动。海关人员经过多个月深入调查,至今日采取行动,搜查油塘高翔苑一单位,并拘捕该对姊弟。
调查期间,海关发现涉案两姊弟的银行户口有多处可疑之处,其一是开户资料中报称不同职业。当中家姐从事文职工作,但开户时亦报称任职保险经纪及电讯商销售员,包括两个户口更是同日在不同银行开立。至于弟弟是本地大学生,但他更在同一日内一次过在本港6间银行,包括4间实体及2间虚拟银行开设户口,分别报称任职零售从业员、学生、文员及物流职员等,两人开户申报的资料及目的惹起怀疑。
另外,两人收入和银行的大额存款极不相称,家姐和弟弟分别报称每月平均收入是约1.2万元及约1.5万元,其间家姐并无报税纪录,而弟弟只在其中一年度报称只有1,400元收入,但两人银行户口在短短7个月年内则有超过3.8亿元的交易金额。
第三,两人亦有可疑的入帐模式。海关发现两人的存款是分别来自380个不同的个人户口,以银行转帐方式的交易次数达2,500次,当中存入款项逾1亿元;其中单日最多交易次数达143次,最大金额达300万元,个人户口转帐存款占总资金来源达三成。
同时两人的资金来源亦包括现金存入,海关发现有人多次在深宵时份利用银行柜员机存入现金,每次存入的款项大概以10万元为一单位,并特定透过两次或数次方式存入这些款项,其间相隔只有数分钟时间;总共存入现金的次数达617次,涉款约3,100万元。
第五,两人会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调查发现弟弟在一个虚拟交易平台有注册帐户,并进行大量不寻常巨额交易,涉款3,800万元。当中涉及的虚拟货币主要是一种和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主要交易方式是将虚拟货币通过该交易平台,转换成美元,随即存入弟弟名下一个银行户口,再转到多个不同个人及公司户口,相信目的是利用该平台接收虚拟货币后,透过其高隐蔽性去协助他人处理不明来历款项,转换而成虚拟货币,再将虚拟货币转手成为法定货币。
另一交易方式亦会直接将这些虚拟货币,转去其他匿名的虚拟货币电子钱包,以隐藏资金的来源及去向,增加海关调查的难度。案件仍在调查中,海关正循被捕人的背景、涉案来历不明款项的来源,以及资金流向等进行调查,不排除稍后有更多人被捕。
两名被捕姊弟正安排保释候查,被捕人士名下共约13万元资产已被即时冻结,海关会根据《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继续进行调查,稍后将根据调查结果向法庭申请充供涉案犯罪得益及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