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捣湾仔酒吧区非洲裔女子扒窃集团 戴假发易容 向外国醉客落手

撰文: 陈浩然 陈傲淇
出版:更新:

警方关注湾仔酒吧区多宗针对外籍酒客的扒窃案,半年前成立专案小队展开侦查,锁定一群经常流连酒吧区的非洲裔女子,于上周六(25日)凌晨展开行动,拘捕16名男女,涉嫌“盗窃”、“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等罪。涉案女子打扮花枝招展,联群结队出动,犯案时会戴假发易容,锁定喝醉后警觉性低的酒客,窃取贵重财物,例如手表、现金、信用卡等,又会主动招徕性服务,藉受害人睡觉,盗去财物,损失金额超过129万港元。

+3

上周六(25日),警方展开代号“彩霞行动”,于湾仔卢押道、骆克道一带酒吧区拘捕16人 ,分别4男12女,被捕人大多为非洲裔女性(29至52岁),她们持有“行街纸”留港,涉嫌“盗窃”、“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公众地方打斗”及“伤人”等罪名,不排除她们与去年3月至今年8月多宗针对酒客的扒窃案有关。

▼▼▼当日拘捕行动▼▼▼

+1

非洲裔女子联群出动 提供性服务伺机扒窃

湾仔警区助理指挥官署理警司何兆东表示,随著年初疫情限制放宽,酒吧营业时间延长,警方留意到有一群非华裔及非洲裔女子,经常在湾仔卢押道一带的酒吧区流连,并在凌晨时分向附近一带的酒客主动招徕性服务,或向醉酒客落手,联群结队以一对对的方式行动,窃取他人贵重财物,例如手表、现金、信用卡等。她们得手后会随即提款消费,或在便利店购买点数卡等,每宗案件损失数万至10万元不等。

+3

情报组主管陈敬乐侦缉督察陈敬乐估计,扒手集团看准了湾仔酒吧区的客群主要为外籍人士,在酒吧内或酒吧附近的街道找寻猎物,锁定喝醉后警觉性低的酒客,盗取他们的信用卡,并在附近消费。又会主动结识酒客,趁他们用信用卡埋单时,或在提款机提款时,从旁窥看输入密码,随后扒走提款卡,去自动柜员机提取现金。另外,这群女匪党会惯常搭讪酒客,往受害人家中或酒店提供性服务,并藉他们不省人事,将贵重财物偷去。犯案人士又会戴假发,易容变装,从而掩人耳目,又会不断搬屋,以增加追查难度。

警方今年共录得25宗酒吧盗窃同类案件,损失金额超过129万港元,最高一宗损失48万元,今年第二季的升幅比首季多出两倍,由4宗增至12宗。受害人年龄主要为31岁至50岁之间,大多为外籍人士,主要为英籍、澳大利亚籍、印度籍。警方呼吁,酒客要小心保管财物。

另外,行动中亦就著本年8月24日发生的严重伤人及公众打斗案,拘捕9名非洲籍、印巴裔男子(22至39岁),反三合会行动组第二队主管吴以诺侦缉督察称,相信案件为偶发性事件,与三合会无关。警方续指,所有被捕男女已获准保释候查,须于10月下旬向警方报到。案件仍在进行中,不排除会有更多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