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濒危物种│肉质植物样子奇特引园艺界青睐 非法采集加剧濒危
撰文: 彭恺欣 蔡正邦
出版:更新:
海关侦破有纪录以来最大宗快艇走私案,检获1.2亿元的走私物品,包括高价值货品、贵价食材,以及186公斤的受管制濒危动植物,包括岩牡丹、星兜、棒锤树及魔鬼鱼鱼鳃等。
是次捡获的走私濒危植物中,绝大部份都是属于仙人掌科及棒锤树属的肉质植物,主要分布于干旱的地方,在其演化过程演变成较肉质的身体,以助储存水份,由于它们的样子较奇特,因而引来园艺界的青睐,导致非法采集而濒危。渔护署专家表示,仙人掌科全部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管,当中岩牡丹及星兜等更被录入附录一,受到更严格的规管。
岩牡丹:仙人掌科,是国宝级稀有植物,列入公约附录一,野外岩牡丹属生长在亚热带的肉质仙人掌,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美国等多石灰及沙石的干旱地区。
星兜:仙人掌科,主要来自美国南部及墨西哥,身体呈扁圆状,无刺,特征是带有白色星星状的绒毛,现时野外成熟的星兜数量持续下降,于墨西哥仅余下5000棵野外星兜。
棒锤树,主要来自非洲马达拉斯加,部份品种在非洲南部亦被发现,其特别之处在于肉质的茎部,既圆且厚,胀大的部份有储水作用,适合在干罕地方生存。
漆树,与本港漆树不同,是来自非洲马达拉斯加特有的品种。
除了捡获濒危植物,行动中亦检获濒危动物,包括186公斤俗称“膨鱼鳃”的魔鬼鱼鱼鳃,市价一公斤约2700元。渔护署专家称,魔鬼鱼共有11个品种,最大一种魔鬼鱼的翼展可长达9米,魔鬼鱼分布全球水域,但在大量捕猎下,野外种群数目持续下降。另外,因为魔鬼鱼鱼鳃被认为有药用价值,导致近年内地市场对魔鬼鱼鱼鳃市需求好大,对魔鬼鱼存活带来很大威胁。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1种魔鬼鱼中有9种属公约附录2的物种。在本港,魔鬼鱼受保护濒危物种条例规管,进出口均须有准许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