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双尸命案|以老护老压力大 老人权益促进会吁提供情绪支援
北角一名八旬病翁担心无力照顾患柏金逊症妻子,即使儿子请假一个月迁回同住照料,仍未能化解父亲的困忧,昨日老翁疑杀妻后上吊自杀,双双共赴黄泉。事件揭发双老家庭“以老护老”面对的压力,随时令照顾者抑郁成疾,酿成悲剧。老人权益促进会指,照顾者承受庞大的心理压力,例如自责未有照顾好老伴,或者因担心独留老伴在家,忽视自身的疾病而延误就医,但不知道外界原来可以提供支援,最终选择以极端的方法结束生命。会方呼吁各方多向双老家庭提供社区情绪支援服务的资讯,政府亦要加强宣传,同时增加照顾者津贴,以减轻双老压力。
老人权益促进会执委陈鉴铭对事件感到惋惜,他指过往亦曾发生类似的双老悲剧,其中一方为长期病患者,同为长者的另一半肩负照顾者的角色,往往承受庞大的心理压力,故除了长者支援外,照顾者的支援同样重要。照顾者面对老伴身体日渐转差,会出现自责情绪,认为是自己的照顾不足。此外,照顾者本身可能面对自身健康问题,但因为未能找到其他人协助照顾患病老伴,自己需要时刻相伴左右,而不敢前往求医,最终忽视自己的病况。
陈续指,虽然当局有提供长者生活津贴,亦有社福机构提供照顾者情绪支援服务,例如地区中心或邻舍中心针对照顾者或护老者,提供纾减压力的情绪支援,但宣传力度不足而乏人知晓,照顾者未必懂得寻求有关支援。他呼吁双老家庭的亲友、邻居,以至屋邨互委会及业主立案法团等,多加关注身边双老情况,提供上述的支援资讯,让他们能及时寻求协助。政府亦应多加宣传有关的情绪支援服务,并为长者提供支援热线,同时增加照顾者津贴,让双老家庭可透过聘请护理照顾员以减轻照顾者压力。
港大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指,疫情下有社区中心的服务暂时运作,包括老人中心及到访服务。叶兆辉指出,有机会从而增加照顾者的压力,他指有事主或困在死胡同内或者“睇唔到出路”而钻牛角尖。叶指出,一旦发现身边亲友出现异样,例如健谈的人变得安静、将自己喜欢的物件送予他人等异样,应该及时关注事主情况。
临床心理学家万家辉博士则表示,普遍照顾者面临不用程度的压力,曾有照顾长期病患人士承受庞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严重抑郁症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情绪欠佳及失去兴趣等。万博士称,当事主觉得情绪受困时应该寻求协助,或者休息数日,从而纾缓自身情绪,必要时亦应向有关机构求助。若亲友发现事主陷情绪困窘,亦可以协助对方代为照顾患者,让照顾者可以得到适切的休息。
社署发言人表示,涉事夫妇并非署方跟进的个案,他们亦没有接受由社署津助的综合家居照顾服务或其他长期护理服务;而因应疫情渐趋缓和,所有由社署资助的福利服务单位,包括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及综合家居照顾服务,均由2月22日起恢复正常服务。长者及其家人,可联络住所附近的综合家庭服务中心或综合服务中心、医务社会服务部、长者地区中心、长者邻舍中心或长者活动中心,寻求协助及支援;有需要的家庭或人士,亦可致电社署热线2343 2255查询各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