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捣国际私烟集团拘两男 查20新加坡抵港货柜 检$2.2亿私烟
海关过去一个月展开代号“截源”行动,打击一个国际私烟集团,截查20个从新加坡入口的货柜,检获共约4,900万支怀疑未完税香烟,市值约2.2亿港元,应货税值高达1.6亿港元。行动中,海关拘捕两名男子,分别为货车司机及跟车工人,不排除稍后有更多人被捕。
海关指,走私集团利用真实存在的公司报关,报称的货物亦与业务性质相关,试图鱼目混珠;大费周章利用近50间物流、船运公司及本地仓库,运输、拆卸和储存;又利用“长短棍”方式走私,同时采用独立货柜及拼装货柜入口私烟。海关相信,部分私烟企图转运到其他烟草税较高的国家。
海关先截3货柜私烟 大数据分析助精准拣选其他可疑货柜
香港海关自今年3月底,展开代号“截源”行动,港口及海域科人员经过情报分析及风险评估,首先锁定了一个来自新加坡报称载有保温杯的海运货柜。该批货物在报关资料上表面正常,寄货人和收货人均为真实存在的公司,报称的货物亦与业务相关。但海关人员因应风险评估,决定扣留这个货柜进一步检查。关员3月28日在葵涌海关大楼检验这个货柜,检获472万支未完税香烟,案件随即交由税收罪案调查科跟进调查。
人员同日亦在元朗一个物流仓库,于两个入口货柜内再检获共820万支私烟。海关相信,这该批私烟和较早前检获的,属于同一个走私集团。其后两名男子到场提货,海关遂拘捕两人。他们分别63和64岁,报称为货车司机和跟车工人。
随后,海关根据以上资料,进行大数据分析,追踪各种蛛丝马迹,务求更精准地拣选其他可疑的海运货柜作检查。 在4个星期内,海关人员另外拣选17个来自远洋船的货柜,再发现3,600万支私烟。整个行动中,海关共在20个来自新加坡的入口货柜,检获共4,900万支未完税香烟,市值约2.2亿元,应货税值约1.6亿元,阻截该批私烟流入香港。
用真公司报关 “长短棍”方式走私 料部分转运往烟草税较高国家
海关港口及海域科货柜货物检查组指挥官陈梦廸指,案件中私烟集团利用“长短棍”的方式,同时采用独立的海运货柜和拼装货柜走私,以分散风险。“长棍”不惜工本,利用整个40呎货柜的一半空间,偷运几百万支私烟;“短棍”则利用拼装货柜,以少量私烟夹杂其他合法货物,鱼目混珠。
走私香烟的数量由拼装货柜的60多万支,至独立货柜的490万支不等,可见私烟集团不惜利用资源和方法,以两种模式走私私烟入口。行动中检获的私烟牌子接近20种,部分牌子在本地并不常见。因此海关不排除私烟集团会将部分私烟,转运到其他烟草税比较高的国家图利 。
案中另一特别之处为,私烟集团刻意利用一些真实存在的贸易公司和物流公司,进行报关,而报称的货物亦与业务性质相关,企图误导海关人员,增加清关的难度。今次涉案海运货柜,报称载有保温杯、化妆品、厕所用品、毛巾、厨房浴品等杂货。
用近50间物流、船运、货仓公司走私 集团成员全程不用露面
海关税收罪案调查科税收调查第一组指挥官林泽麟表示,涉案跨国私烟集团运作模式十分严密。海关相信,集团在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包括印尼、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经新加坡将私烟运入香港。其间走私分子大费周章,利用13间新加坡物流公司、8间船运公司、15间本地物流公司,企图走私该批私烟进入本港,再利用多达10个的本地储存仓库,储存私烟。最后,报称一些不相关的公司作为收货人,企图瞒天过海。
涉案集团亦利用不同渠道和通讯软件,控制新加坡的物流公司,再由新加坡物流公司与本地物流公司联络,由本地物流公司安排货柜运输、拆卸和储存,接著再由新加坡物流公司安排收货人,到物流仓库提取私烟。整个过程中,私烟集团的成员不需要亲自现身,企图增加执法人员追踪的难度。
海关指,是次行动充分表现香港海关从源头打击私烟的决心。海关将继续以全方位打击私烟,即上游堵截走私、中游取缔仓储,和下游扫荡贩卖;亦将继续与内地及海外的执法部门保持联络,情报交流,发挥区域合作,追踪走私活动。
海关重申,走私属严重罪行。根据《进出口条例》,任何人输入或输出未列舱单货物,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00万元及监禁7年。根据《应课税品条例》,任何人若处理、管有、售卖或购买私烟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100万元及监禁两年。
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私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