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全港扫毒拘99人最细13岁检$1.17亿毒 卧底破网上群组捣毒品仓
警方毒品调查科于今年3月30日至4月26日,展开代号“沙鸥”全港性反毒行动,针对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贩运危险药物,尤其是太空油毒品、大麻及相关产品。行动于4月20至26日收网,共侦破68宗案件,拘捕99人;其中19人为21岁以下,更包括9名学生,最细只有13岁。人员共检获220公斤不同种类毒品,市值逾1.17亿元。
行动包括3个卧底行动,锁定一个活跃于社交平台的贩毒集团,乔装买家捣破油塘高辉道和启德承启道的毒品储存仓及分销点,成功删除涉案群组,拘捕7人。他们被暂控贩运危险药物及串谋贩运危险药物,4月19日及25日已在屯门裁判法院提堂。
警卧底行动拘7人 删除贩毒群组
警方毒品调查科行动组高级督察何灏庭交代卧底行动细节时指,探员乔装买家交易,成功锁定网上贩毒集团及相关活动。毒品调查科执行代号“鬼崖”卧底行动,经深入调查,锁定一个活跃于社交平台的贩毒集团,该集团操控位于油塘和启德的毒品储存仓及分销点。
警方采取一连串拘捕行动,成功捣破毒品储存仓并截查一名买家,共拘捕7名男子(17至38岁),其中一名27岁男子是集团主脑,涉嫌操控社交媒体群组及安排交易。其他6名被捕者为集团骨干,负责收取毒品收益、储存及派送工作。行动中,警方检获303克氯胺酮(K仔)、6克可卡因及447颗太空油烟弹,并成功删除涉案群组。
▼警方简报行动成果▼
整个行动中,共有74男和25女(13至74岁)被捕。警方检获毒品约51公斤可卡因、1公斤冰毒、81公斤氯胺酮、33公斤海洛英、669棵大麻植物、超过12公斤大麻、899支大麻油、约1.1公升液态依托咪酯(太空油毒品主要成份)、约1公斤依托咪酯粉末,及2,490粒太空油毒品烟弹。警方相信,该批依托咪酯粉末和液态依托咪酯,可制造额外约1.2万枚太空油烟弹。
被捕99人涉及“贩运危险药物”、“串谋贩运危险药物”、“管有危险药物”及“管有第1部毒药”等罪行,当中包括68宗案件。
何灏庭指,案件中有人招募未成年人士贩毒,针对青少年元素,警方会引用香港法例第134章《危险药物条例》第56A条向法庭申请加重刑罚。警方除了执法外,亦密切关注新兴毒品趋势,特别是太空油毒品依托咪酯。
去年警方拘278人涉“太空油”案件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警方共拘捕278人,包括61名21岁以下人士,并检获12.4公斤依托咪酯粉末及510毫升液态依托咪酯。太空油毒品于2025年2月14日立法成为毒品,至3月31日止,相关案件有130宗,警方已拘捕171人,其中38名为21岁以下年轻人,检获3.33公升液态依托咪酯、78.88毫克依托咪酯粉末及3,764粒太空油烟弹。
何灏庭按示,警方除了加强执法,警方亦积极推动宣传教育活动,于3月及4月举办“反大麻和反太空油毒品月2025”,透过多元宣传提升市民禁毒意识,包括禁毒宣传车巡回不同地区、禁毒广告巴士行走广九新界、为学校举办禁毒讲座及互动剧场、太空游学团等。
宣传教育活动会持续进行,警方致力与社会各界合作,特别是学校、老师及社工,提高对新兴毒品祸害的认知,采取积极正面措施,防止毒品流入学校及社会。
▼“反大麻和反太空油毒品月2025”禁毒宣传车▼
警方呼吁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留意不法分子用各种借口,利用他人想“揾快钱”的心理进行违法行为,令事主不能赚取报酬之余更加得不偿失。
警方强调,会继续以严厉态度打击毒品及贩毒行为,尤其是透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贩毒的毒贩。那些躲在屏幕后指使他人贩毒,甚至招募未成年年轻人贩毒的行为,均无法逃避法律责任,警方绝不姑息,坚决防止毒害蔓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