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一带海傍现大量水母惹“地震”恐慌 专家解画派“定心丸”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近日中环码头至铜锣湾海傍一带海面,突然出现大量水母,吸引不少市民围观及拍照,但同时有人担心是“地震”先兆。生态教育及资源中心总监程诗灏表示,香港在每年3至4月为水母繁殖高峰期,水温、食物各方面合适,水母便会浮上水面交配,为时约一个月,故市民毋须过份担忧。

今午(4月3日)所见,中环码头对开近岸海面出现大量水母,同时有不少垃圾。(黄伟民摄)

《香港01》记者今午到中环码头一带视察,仍可见大量水母在近岸飘浮,不少游人或渡轮搭客落船后驻足观赏,但水面可见有不少垃圾。程诗灏表示,根据相片显示,该批为狮鬃水母。过往20年纪录显示,香港在每年3至4月为水母繁殖期,约20至21度水温合适,加上海中食物相对丰富,水母便会浮上水面交配,直至4月中天气更热时候会完结。

+4

程诗灏续称,由于此时期大量水母浮面,故亦是中国南部海域捉水母制海蜇的高峰期。不过,水母浮面,被蛰伤的机会随之而增加。程诗灏提醒,市民切勿直接接触水母,如不慎被水母“炸”伤,可考虑使用潜水员惯用的坊间方法,涂抹牙膏舒缓;但如果出现严重疼痛、甚至过敏征状,必须求医。

资料显示,狮鬃水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水母之一,亦是世上最大的刺丝胞动物之一,其伞形躯体可达两米,触手有八组,最多150条,可长逾35米。狮鬃水母透过牠们触手捕捉猎物,包括鱼类、海洋生物及其他体型较小的水母,主要生活于北极海、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澳大利亚、纽西兰海域亦有类似种类。

不少游人或渡轮搭客落船后驻足观赏。(黄伟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