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机场破两贩毒案检5000万K仔 拘3抵港女 有人收1万欧元报酬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海关一连两日(29及30日)在机场破获两宗航空旅客贩毒案,分别从德国法兰克福及荷兰阿姆斯特丹飞抵本地的寄舱行李内,共检获102公斤怀疑氯胺酮(俗称K仔),市值约5,000万元,并拘捕两名外籍女子及一名本地女子。

3名女子分别被控以一项“贩运危险药物罪”,将于明日(4月1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据了解,其中一名被捕外籍女子,承认收取约1万元欧元(折合约8.4万港元)报酬贩毒;而被捕本地女子,则收取约2万港元报酬。

行动中,人员共检获5000万元怀疑氯胺酮,拘捕两名外籍女子及一名本地女子。(林振华摄)

海关毒品调查科调查主任梁锦荣称,首宗案件发生于上周六(29日),海关拣选两名从德国法兰克福抵港的外籍女子清关,在其4个寄舱行李中,检获81公斤怀疑氯胺酮,市值约4,000万元,关员随即将两名女子拘捕。据了解,其中一名外籍女子承认收取约1万元欧元报酬贩毒。

第二宗案件发生于昨日(30日),关员拣选一名从荷兰阿姆斯特丹抵港的女子清关,并发现行李X光影像有异。经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其寄舱行李中内藏约21公斤怀疑氯胺酮,市值约1,000万元。人员随即将女子拘捕。据了解,该女子收取约2万港元报酬贩毒。

行动中,人员共检获5000万元怀疑氯胺酮,拘捕两名外籍女子及一名本地女子。(林振华摄)

两名被捕23岁外籍女子, 分别报称为仓务员及无业;被捕27岁本地女子,则报称为舞台技术员。3名女子各被控以一项“贩运危险药物罪”,将于明日(4月1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

海关强调,将会继续对毒品来源去向进行积极调查,不排除稍后时间会有进一步的拘捕行动。根据调查所得,两宗案件中的行李箱内,只有非常少量的个人物品。梁锦荣指,贩毒集团只用环保袋或者是一些胶袋去收藏大量的氯胺酮,企图以孤注一掷及侥幸的心态,期望可以逃避海关的截查。

行动中,人员共检获5000万元怀疑氯胺酮,拘捕两名外籍女子及一名本地女子。(林振华摄)

海关重申,根据《危险药物条例》,贩运危险药物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0万元及终身监禁。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tc)举报怀疑贩毒活动。

行动中,人员共检获5000万元怀疑氯胺酮,拘捕两名外籍女子及一名本地女子。(林振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