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OK通渠意外|技工上半身永久损伤 朋友引述不知有人倒入滚水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沙田利丰中心一间OK便利店,本周一(24日)发生通渠水溅伤人工业意外,4人送院。据了解,当时有人通渠水混滚水、致喉管内压力“爆煲”喷出水柱。

意外中,姓梁(27岁)男技工首当其冲灼伤,送院后虽情况稳定,但其友人向《香港01》透露,他上半身永久性严重损伤,连日留医情绪低落;又忆述梁男指,对有人预先倒入滚水毫不知情,是在一名便利店科文催促下倒入通渠水,结果发生意外。

+4

姓梁男伤者的友人李小姐表示,梁男入行约2年,为持有合资格牌照的注册技工。意外后,其上半身包括手部等,均有永久性损伤,并引述医生称其伤势“严重”。现阶段未知何时可以出院,梁男须每日洗伤口,情绪“有啲低落”。

李小姐引述梁男表示,事发当日,OK便利店一名办公室男科文,前往涉事便利店巡视,他应对方要求在店内通渠,期间梁男一度离开,拿取通渠水等用品。据悉,此时科文自行在喉管倒入高温滚水,梁男折返后懵然不知,对方亦未有提及倒水一事,结果在对方催促下倒入通渠水,发生意外。

梁男首当其冲灼伤、科文亦受轻伤,另有顾客被波及。李小姐同时质疑,“正常系唔应该有客人在场嘅情况下进行(通渠)。”据了解,便利店事后翻查闭路电视了解及跟进事件;据知梁男所属公司亦有保险,会负责医疗费。

OK便利店回复查询称,公司对此次事件再次深表遗憾亦对伤者至深切慰问。因事件已交由警方及有关部门作出调查,现阶段不能作出任何回应。

意外后,4人送院;包括一名74岁男顾客。(读者提供)

据了解,涉事通渠水为一种强力通渠化塞剂,同款产品的樽上列明“切忌直倒水中”。香港大学化学系博士Dr. K. Kwong(邝士山)早前受访时称,该款通渠水即“哥士的”的强碱,含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均为强碱性溶液,可溶解蛋白质及油脂,遇水放热。而喉管内本应已有少量水份,故倒入相关通渠水后,已有热力在渠内“翻滚”积存;若再其他水、甚或滚水,更会使热力加剧,犹如“水滚”化成水蒸气,形成强大压力而喷出。

由于可溶解蛋白质及油脂,两者均是皮肤的保护层,如意外接触皮肤,K. Kwong指必须立即以水冲洗,否则后果堪虞,“大概30秒内冲得切,损害都唔大;30秒后会穿晒入晒皮肤,应该都会毁容有疤,要即刻揾水淋先得,普通水就得。”

案发于本周一(24日)下午约1时19分,安平街2号利丰中心一间OK便利店,有工人于通渠期间,有腐蚀性液体溅出。意外中,3男1女受伤,由救护车送往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治理。警方将案件列作“工业意外—有人意外受伤”处理,警方及劳工处正调查事件。

据了解,一名姓梁(27岁)外判公司的通渠男技工,奉命到上址便利店的厨房通渠,期间突有“水柱”喷出,该名工人首当其冲,脸部、身体及脚部遭严重灼伤,脱皮红肿。事件中,另有3人送院,包括姓罗(38岁)男职员,他脸部受伤;一名姓叶(41岁)男顾客额、眼受伤;另有一名姓杨(45岁)女职员不适送院。

3月24日事发后,便利店多处被溅中。(罗日升摄)

OK便利店—香港早前回复查询时表示,公司深感遗憾及对伤者表示深切的慰问。现时公司正就此意外积极及全力配合调查,强调“定会对此次意外的伤者提供最适切的协助及支援”。

事发当日(3月24日),劳工处人员到场调查。(罗日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