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破近5亿“投连险”骗案 263人中招 拘主脑律师等24人
警方破获一宗4.75亿元投资骗案,拘捕主脑及执业律师等24人。案件是由去年一只名为“香港投资基金”(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清盘牵引出来﹐案中有263人受骗,包括250名内地人,合共损失约4.75亿元,单一最大损失为2,000万元。警方已冻结集团约4.2亿元资产,包括5,000万元银行存款及11个约值3.7亿元物业。
警方表示,诈骗集团自2013年开始,讹称为AXA安盛保险公司旗下的基金,同时操控旗下一批保险经纪,游说受害人购买“投资连系式保险”基金,但有投资款项被骗徒用作私人贷款、购买物业等,掏空基金资产,至前年7月有受害人发现基金价值大跌9成3,并于开曼群岛申请清盘,受害人怀疑受骗,安盛保险接获投诉后分别报警。警方追查后昨日采取行动,共拘捕24人,包括集团3个主脑,当中一人为香港执业律师,以及11名保险经纪。
【12月10日更新】:所有被捕人士已获准保释候查,须于明年2月上旬向警方报到。
商业罪案调查科高级警司游健雄表示,商业罪案调查科于2019年1月开始,接获一间国际保险公司及多名受害者报案指,有诈骗集团利用保险公司的“投连险”平台于2013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向263名受害者销售有诈骗成分的投资基金,该基金名为“香港投资基金”,受害人合共损失约4.75亿港元。据了解,有关保险公司是AXA安盛保险。
3主脑11保险经纪落网
商罪科昨日(12月8日)出动约110名探员,搜查全港30个地点,包括8间公司地址及22个住宅地址,当中包括一间本港持牌保险公司、一间律师楼及两间财务公司。行动中共拘捕13男11女,年龄介乎28岁至64岁,3名主脑分别为2名海外投资公司的董事、1名本港执业律师,以及11名保险经纪,他们均属同一公司。被捕人士罪名包括串谋诈骗及洗黑钱,他们仍被扣查,警方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说服受害人购买“投资连系式保险”
商罪科督察方瀚豪讲解诈骗集团手法,指骗徒于香港控制一间保险经纪公司,并在开曼群岛成立涉案的“香港投资基金”,以诱使受害者上当。集团早于2013年底开始行骗,于内地及香港向逾200多名受害者推销,声称“香港投资基金”为“跨国保险公司”旗下的基金,说服对方购买“投资连系式保险”的基金,实际将受害人的保费投资到诈骗集团的基金中,合共骗取约港币4.75亿元。
讹称每年有9至12%回报 诱骗受害者购买基金
其实“香港投资基金”不是属于该间国际保险公司,而是独自注册基金,骗徒游说受害人透过保险公司投连险平台投资“香港投资基金”,由于有关投资涉及不同海外公司,加大非专业投资者的认知难度。另外,经纪推销时声称基金有2至5年期的“闭锁期”,又讹称每年有9至12%回报,诱骗受害者购买高风险基金。
骗款用作偿还贷款、购买物业及赎回楼宇按揭
警方称,诈骗集团所获得的骗款,并非用作基金投金,甚至是存入主脑及成员的个人、公司银行及证券户口。骗款被用作经营借贷生意、购买物业及赎回楼宇按揭、偿还贷款,以及给予内地推销中介的分红。
基金赎回期前大跌9成3 声称投资高风险产品失利
及至2018年7月,有受害人发现基金价值大跌9成3,而诈骗集团亦于2019年2月开曼群岛申请基金清盘。其后诈骗集团回应保险公司及受害人查询时,声称基金清盘因投资高风险产品而失利。
1300万“可换股票据”换取2亿元物业 掏空基金资产
惟经警方调查后,发现诈骗集团偷走基金资产,如基金名下一幢价值港币约2亿元的物业。诈骗集团利用另一间内地成立的公司,发行约1,300万元“可换股票据”,其后透过自己及亲人的操作,以该批可换股票据换取基金旗下的资产,包括本港一幢大楼,借此掏空公司资产。
受害人大多为内地人 单一最大损失为2千万元
受害者于赎回期取回资产时,基金名下已无任何资产。当基金申请清盘后,受害人蒙受高额损失。警方指案中263人受骗,包括250名内地人、10名香港人及3名马来西亚人,他们包括家庭主妇、退休人士,以及社会中高层人士等。至於单一最大损失为2,000万元,最少为约20万元。
警冻结约4.2亿元资产 警考虑充公11个物业
商业罪案调查科总督察冯培基表示,行动中探员冻结集团约4.2亿万元资产,当中包括5,000万元银行存款,以及对11个物业(约值3.7亿元)进行财富调查,日后考虑进行冻结及充公程序。探员更检获电脑、手提电话及大量文件,以及约160万元现金。
据了解被捕的保险经纪,并非保险公司的员工,只是介绍投资者购买投资保险计划。警方指,由于涉事的诈骗集团本身有资产去支持其基金,故初步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审查,至于基金成功登陆平台的原因,当中涉及公司程序,仍有待调查。
警方解释,投连险产品投资成分远高于人寿保障,而相关基金主要针对专业投资者,本应由投资者选取合适服务,惟诈骗集团成功游说受害人后,却由保险经纪代替受害人填写高风险声明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