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车工人被尾板“㓥肚”须截肢保命 雇主以自雇为由拒绝赔偿

撰文: 郭倩雯 黄伟民
出版:更新:

今年8月观塘工厦停车场发生一宗恐怖工业意外,好爸爸俊叔被货车尾板“生㓥”肚皮,需做13次手术、截肢保命,目前依赖俗称“屎袋”的结肠造口袋来排便。疫情下医院禁止探病,爱女仅见过爸爸一次,只好辞工每日送饭到医院,为爸爸打气。
意外发生后,雇主拒绝承认工伤责任,没有每月支付病假钱及赔偿,声称俊叔为自雇员工,不受《雇员补偿条例》保障,家人多番为伤者追讨无果,唯有诉诸法律处理。工业伤亡权益会干事余嘉浩认为,雇主以“假自雇”聘用阿俊以节省开支,亦作“挡箭牌”以推卸责任,逃避工伤补偿。

事发于8月24日下午2时许,63岁俊叔随货车到观塘工业中心第四期停车场,他下车站在一旁等待司机泊车才搬货,当司机倒车时,货车尾板疑因人为错误被放下,俊叔走避不及被尾板“生㓥”肚皮,顿时陷入昏迷。事主在医院深切治疗部跟死神搏斗多天,经历13次大大小小的手术,近两星期后才脱离危险期、回复清醒。医生表示,伤者的肚皮严重受伤,大肠及小肠被割开,无法正常排便,目前依靠结肠造口袋,以收集排泄物,待身体状况稳定再做手术,他的左脚更因血管堵塞须截肢保命。

爱女为照顾父亲,不惜辞去美容院的工作,风雨不改地送饭到医院。另一方面,她代表爸爸多番跟雇主追讨工伤赔偿,惟雇主采取“拖字诀”拒绝承认责任。(黄伟民摄)

“佢全身插晒喉,瘦咗好多!”面对摰亲受伤、雇主拖粮,俊叔的女儿Emily自言如一晚长大。“一直以嚟生活都冇咩压力,呢次意外为我哋一家带嚟巨变,成家都唔开心”。新冠肺炎持续,医院禁止探病,意外至今,Emily仅见过爸爸一次,她遂辞去美容师的工作全力照顾爸爸,风雨不改地送饭到医院,让爸爸在院内也能感受家人的温暖。在困境前她显得手足无措,唯有每晚抄写经文、躲在被子里哭泣,祈求爸爸能早日康复。

“我完全冇谂过爸爸会出意外”,Emily表示爸爸今年63岁,从事运输行业数十载,一直在祥利运输做散工,以多劳多得的形式,月入2万元至2.6万元不等。意外发生前两日,Emily曾因新冠肺炎疫情严峻,不断劝喻爸爸提早退休,建议他回内地养老,生活开支由她负责,“点知避得过疫情,避唔到呢个意外”。

雇主称俊叔为自雇员工 拒绝出病假工伤粮

意外发生后,俊叔不仅需面对漫长的复康之路,还要向共事多年的公司追讨赔偿。雇主自意外后拒绝承认工伤责任,没有向他支付每月五分之四薪金的工伤病假薪酬,反而提出借$15,000予家人解决燃眉之急,但需签下借据为实。Emily无奈说:“本身谂住爸爸做咗十几年,佢(雇主)无理由咁衰”,惟雇主不断“搬龙门”,一时称俊叔为自雇员工,公司不用支付病假薪金,一时又指女儿没有资格为父亲争取薪酬,要求与俊叔直接对话。

Emily认为雇主采取“拖字诀”、拒绝出粮的理由十分无理,“有咩理由要同爸爸对质、搞清楚件事,佢喺医院休养紧又冇咗只脚,字都唔识多只,点样去睇文件追讨赔偿”。面对雇主逃避责任,Emily唯有自行向保险公司了解有关赔偿事宜,怎料雇主却斥责她私下联络公证行及保险公司,她解释指:“我唔系贪你地一分钱,但关系到我爸爸就一毫子都唔会少”。

成为自雇人士的主要因素

•拥有工作程序、时间及工作方式等安排的控制权
•自备工作时所需器材、工具及物料
•有机会承受投资风险及负上管理责任
•有权自行雇用帮工协助工作

工业伤亡权益会干事余嘉浩认为,雇主透过自雇形式聘用俊叔,惟客观事实反映双方存在雇佣关系,因此雇主应履行法例下的责任,提供工伤补偿。(黄伟民摄)

工权会倾向相信俊叔非自雇 雇主没有合理辩解应提供工伤补偿

工业伤亡权益会干事余嘉浩认为,雇主透过“假自雇”聘用俊叔以节省年假、劳工假等开支,不幸发生意外时亦可以“卸膊”,员工不受《雇员补偿条例》保障,包括享有工伤病假及补偿。余续指,现有的资料令他倾向认为俊叔与公司存在雇佣关系,如果雇主没有合理辩解或相反证据就应提供工伤补偿。

由于雇主拒绝出粮及跟俊叔家人沟通,劳工处已介入调查,十月中旬发出警告信,要求雇主在两星期内解释拖粮原因。然而,雇主委托律师表示需要时间处理,劳工处认为雇主没有合理辩解,因此向俊叔家人发出同意书,把案件转介调查科作出刑事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