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毙修路工】同线小巴续超速16分钟旺角入大围 分帐制成诱因?
小巴超速问题屡见不鲜,近日窝打老道及北区发生的致命交通意外均与小巴超速有关,令大众再次关注小巴司机驾驶态度及政府监管问题。《香港01》记者今日(15日)凌晨4时,在旺角试搭于窝打老道撞毙修路工的63S同线小巴,由旺角开往沙田美田邨,发现小巴司机踩油加速至74公里,远超路面的车速限制。有小巴商会主席认为分帐制确令司机“揸快车”,而区议员则认为政府监管成效不彰。
乘搭通宵线小巴向来被大众认为是“极速之旅”,有市民曾说过深宵时份乘搭通宵小巴,全程均听到超速警钟声。《香港01》记者为视察通宵小巴司机驾驶情况,今日(15日)凌晨4时许在旺角始创中心站头上车,等至客满后,小巴司机于4时19分从站头驶出。
入狮子山隧道前加速至74公里
虽然时至通宵时份,路面少车,但小巴司机从旺角道、洗衣街,驶至亚皆老街,沿途都守规矩没有超速,车速保持在50公里左右。小巴其后驶至窝打老道、临进入狮子山隧道前,司机开始踩油加速,车速一度达至69至74公里,超过路面车速限制标记的50公里。但其后小巴驶出狮子山隧道后,左转入红梅谷路,进入大围后,车速则开始减漫至50公里左右。小巴由旺角抵达美林邨时,时间为凌晨4时35分,只需16分钟;如到达尾站美田邨,全程车程大约20分钟左右。
约50条路线司机仍行分帐制
公共小型巴士总商会主席凌志强指,现时大多数绿色专线小巴线已应运输署要求采用新制,以日薪或月薪形式聘请小巴司机,“费事成日要同司机计数”,如果小巴司机想赚多些钱,惟有做“更半”,即工作12小时;但他表示现时仍有少量小巴线沿用旧制,而且主要是通宵线,专线小巴公司会与司机分帐,“有时多劳多得,有时计踩几多转”,但多数“三七”或“六四”分帐,故通宵小巴司机揸快车踩多几转,赚取更多人工,属普遍现象。
翻查政府资料,现时全港超过八成小巴路线(约300条路线)的司机是以底薪或底薪附加定额津贴的形式受聘,其余(即约50条路线)的司机则以底薪附加分帐又或纯分帐形式受聘。
范国威:运输署规管成效不大
西贡区区议员范国威表示,多劳多得及分帐制在制度上都为司机提供“揸快车”的诱因。范指部分绿色专线小巴线采用分帐制,但暂未掌握实际数字。他认为现时政府在规管通宵小巴超速的措施成效不彰。“虽然小巴上装有超速器,但市民去投诉,运输署亦未能好好制约小巴公司及司机”,他指运输署接到投诉,主要向小巴公司反映,再由小巴公司规劝小巴司机改善驾驶态度,手法较为被动,并指运输署可用放蛇方式观察小巴司机超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