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死刑日】香港最后行刑距今50年 囚犯临终可破例饮酒

撰文: 邱靖汶
出版:更新:

今年10月10日是第14届世界反死刑日,而在23年前,香港已废除死刑,最后一次行刑亦已是50年前。据惩教署自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较完善的资料库,至1993年废除死刑为止,有122人被判死刑处决,大部分是犯了谋杀罪的华裔人士,也有犯下战争罪行的日本人,较著名的有1962年三狼案的3名主犯马广灿、李渭及倪秉坚,最后一次行刑于1966年,犯下劫杀罪的越南籍男子黄启基遭处决。
霎眼走过半世纪,缳首死刑的地点、工具、人物,俱成历史往事及电影桥段,而惩教署有人员则接受访问,重述当年香港极刑的8个细节。

现时你又何处来,带你返回何处,由指定日期,将你吊至毙命,复由港督指定地点将你安葬。愿上帝祝福你的灵魂!
副按察司麦菲,1962年《华桥日报》

2. 赤柱监狱H座“死囚仓”

死囚在被收柙、设有绞刑台的赤柱监狱H座独立囚禁。H座共有6间“死囚仓”。张智才指,即使有些年份要处决超过6人,但H座不曾爆满。死囚囚禁期间会享有家属探访权及“放风”的权利,亦可要求与天主教司铎、其他宗教人士告解或会面。不过,死囚期间并无机会接触其他在囚人士。

3. 发放津贴 也难找人任“刽子手”

死囚若未在限期前上诉或上诉失败,港督会择日处决,不过不会通知行刑日期,以免造成心理压力。然而行刑前,人员会在H座绞刑室准备刑具,测试时发出的轰轰巨响,死囚应明白时日无多。由于香港并不常执行死刑,故此惩教署(前称监狱处)没编制人员专门负责处决,每次行刑都需挑选自愿的“刽子手”。不过执行极刑毕竟是厌恶任务,即使每次会向行刑官发放75元特别津贴(当时足够购买100斤泰国上等米),也难以吸引人员自动请缨。

在50年前的香港,高级惩教主任张智才的惩教署前辈都要执行死刑。(江智骞摄)
昔日的行刑台已成历史,如今只在惩教博物馆有仿制展品。(江智骞摄)

5. 酒入愁肠最后晚餐

直到行刑前的黄昏送饭时,人员会告知死囚:“这是最后晚餐。”临终前的晚餐会很丰富吗?张智才翻查文宪,未找到最后晚餐的菜单,只形容𩠌菜“比较丰富”。而据惩教人员口耳相传,监狱会破例让死囚行刑前在狱中饮酒,最后一次感受酒精带来的刺激。

6. 行刑多在清晨执行

根据监狱中的“行刑簿”,绞刑一般会在清晨6时至7时执行,故惩教人员在当天第一项任务就是行刑。坊间亦流传处决会选择在清晨,大家仍然熟睡时执行,是监狱考虑到行刑的声音会惊动其他在囚人士,不过张智才指只是谣言,因死囚是被独囚于H座,其他囚犯无从知道狱中有死囚,行刑声也不会传到其他囚室。

监狱署有一本硬皮簿记录每年赤柱囚犯的死亡个案,包括处决(Execution)栏目,“三狼案”的3名犯人,在同一天晨晓之时被处决,每位相隔半小时。(江智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