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记者会】18区清洁日 警称撕纸不一定涉刑毁﹕视乎动机行为
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发起明日(21日)全港18区清洁连侬墙活动,但突撤销申请不反对通知书。何君尧曾直播召集 3 万人参与清洁行动,呼吁港人及内地同胞踊跃报名参与,并指活动会如常举行。网上有传言指会有黑社会、福建帮及爱国人士在沙田闹事,社会上出现恐慌。行动部警司方志坚表示,只要市民和平理性表达诉求,清洁连侬墙不构成非法集结,并指可能有市民认为清理连侬墙是表达诉求的一个方式。至于有大律师提到清洁连侬墙或干犯“刑事毁坏”,方表示不能一概而论,需视乎“犯案动机”及“犯案行为”。他亦呼吁市民不要因为政见不同就透过暴力表达意见,警方执法亦不会因涉案者背景及政治取态而有所不同。
行动部警司方志坚在今日(20日)例行记者会表示,在过往三个月,全港各区有人在公共地方及墙上贴海报、便利贴,即“连侬墙”上表达意见。警方尊重市民和平表达诉求的自由,希望市民明白相关地方的风险较高,因过去事件中可以见到这些地方不时有争执、打架、袭击等暴力事件,警方非常重视此类案件。
连侬墙40宗刑事案 57人被捕
由6月至9月20日在这些地方涉及刑事调查的案件共有40宗,警方已拘捕57名涉案人士,涉嫌公众地方打斗、普通袭击、藏有攻击性武器及伤人罪等。他强调警方执法绝不会因涉案者背景及政治取态而有所不同,希望社会理解警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立法会议员何君尧明日(21日)发起全港18区连侬墙清洁活动,方志坚指警方留意到有关行动,强调警方尊重市民表达意见的权利,但呼吁各位不要因为政见不同就透过暴力表达意见。警方绝不容许任何暴力事件,任何人作违法行为,破坏社会安宁,警方会不论背景、政治理念,必定会严正执法,不偏不倚地去处理,将犯罪份子绳之以法。
方志坚﹕和平表达诉求不构成非法集结
记者问及何君尧向警方撤回申请不反对通知书,是否只要有多于三人参与活动便构成非法集结。方志坚表示,有团体清洁连侬墙是否等同非法集结,并不可以一概而论。根据香港法例的《公安条例》指出,非法集结指三人以上、有破坏社会安宁,才构成非法集结,如果市民和平理性表达诉求,其集结理论上不构成此罪行。若根据公安条例,公众活动是需要通知警务处长,他不评论对方为何没有知会警务处长,希望任何公众活动在和平、有序、合法情况下进行。
刑事毁坏需视乎犯案动机、行为
至于清洁连侬墙是否涉及“刑事毁坏”,方指不能一概而论,视乎事件发生环境、状况判断,需视乎“犯案动机”及“犯案行为”,才可判断对方是否干犯罪行。至于“刑事毁坏”涉及的“财产”,而“财产”定义是拥有权及控制权属谁,若招纸贴在墙上、无人看管,拥有权属于何人,警方会根据现场环境判断。
方志坚又表示,张贴连侬墙,例如在公众地方如隧道、行人天桥张贴告示、海报的表达诉求行为,本来已违反香港法例第132章《公共卫生及市政条例》104A条,此做法是否恰当,警方不再作评论。但警方在多次表达立场,是绝对尊重市民表达诉求的权利及自由,希望社会上每一方在表达诉求、发表声音是会透过和平、理性、有序的形式进行,在连侬墙上张贴告示是一个表达方式,可能在其他市民会认为清理连侬墙亦是表达诉求的一个方式。
记者提到网上消息指香港以外的人士会来港参与,亦有短讯群组截图提到要到某地区袭击一些政见不同的人士,社会上有恐慌认为清洁日是破坏社会安宁的活动,追问警方会有何部署。方志坚重申,甚至向社会发警告,若果有人作违法事情,或诉诸暴力,警方定必会严正执法。警方透过不同方式作情报搜集,希望大众不必担心。警方有留意到大众关注的资讯,警方会透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地方部署不同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部署,遇到突发事件时,警方会一如以往以最快方式协助有需要的市民。
警方记者会全文如下﹕
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谢振中、警察公共关系科高级警司(媒体联络及传讯)江永祥、屯门警区署理副指挥官施玉蝉、机场警区副指挥官刘荣基、支援科警司戚夏瑜及行动部警司方志坚今日(20日)下午4时举行记者会。
【17﹕37】国际特赦组织报告提及情节有警员威吓电击下体、要求事主以镭射笔照眼,如果指控属实,是否警方可接受的扣查行为。而谢振中提到手上资料不足令他们无法主动调查,有18人在被扣查后受伤,警方会作出什么措施了解。谢振中表示,报告内所提及的指控,如果有警员对被捕人士作出此类行为绝不可以接受及是非法的,但相关报导中有部分资料有缺,当中涉及的18人,警方未有他们的资料。而报告中提及的地点、时间是不清晰,可以只提供某月份、地区,连日子都没有,故警方尝试追查相关人士的过程中有困难。警方将国际特赦组织报告与投诉科作初步较对,暂时见不到现有投诉人与报告中的人脗合。警方尝试在警方的纪录中找到相关人士,对于报告中所指的严重指控,警方非常重视,亦好有决心在足够资料及资讯下,必定会严肃跟进及理解事件,并希望相关人士一定要挺身而出提供资料,警方才可以根据其指控作调查。
至于清洁日行动,网上消息指香港以外的人士会来港参与,亦有短讯群组截图提到要到某地区袭击一些政见不同的人士,社会上有恐慌认为清洁日是破坏社会安宁的活动。在这些传言下仍有此行动,会否构成非法集结,而鼓吹此行动人士会否涉及煽动非法集结。而警方在防罪部署上,根据有高风险场砷下,警方采取了什么部署。方志坚表示,涉连侬墙案件有40宗及拘捕57人,警方评估连侬墙地方为相关高风险地方。他认为有团体清洁连侬墙是否等同非法集结,并不可以一概而论。根据公安条例,非法集结要有三人结集及有破坏社会安宁,才为之非法集结,如果市民和平理性表达诉求,其集结理论上不构成此罪行,此情况亦是香港社会乐见。每人有表达诉求的权利,警方亦尊重不同政见人士,只要大家以和平有序方式进行,警方向来予以最大协助。警方重申,甚至向社会发警告,若果有人作违法事情,或诉诸暴力,警方定必会严正执法。警方透过不同方式作情报搜集,希望大众不必担心,警方有留意到大众关注的资讯,警方会透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地方部署不同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部署,遇到突发事件时,警方会一如以往以最快方式协助有需要的市民。
【17﹕25】警方认为国际特赦组织报告不完整,忽视香港整体情况,但记者指有关个案是发生于警署内或被警方拘捕后,记者问警方是否认为示威者犯法后“应该被打”、警方可以胡乱打示威者。谢振中澄清,无提及警方可以于警署殴打被捕人士,只是认为有关报告有所缺乏,不能同意报告所讲,就过去3个月的示威活动,警方的确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警方执法亦有困难。谢又指,有关个案匿名、只提及月份、被拘捕地区,对警方不公平,警方难以跟进。警方被追问有关人士对警方感到害怕,会否选择直接向国际特赦组织索取有关资料,谢指有关人士不需要感到害怕,又指警方会公平、专业处理案件。
江永祥表示警方于大型示威中控制场面,警方需要考虑人手、示威者使用暴力程度,警方需要确定可以控制即时混乱场面,以防其他暴力事件发生。江指,前线警方对于理解整个情况经常有困难,因为他们不像警方及记者一直看著不同直播,只能根据现场情况评估,警方即使没有即场拘捕人,但如上星期北角事件中,警方经调查后有33人被拘捕。
被问到何君尧指无需就清洁活动申请不反对通知书,方志坚指若参与游行人士超过30人或公众集会超过50人,均需要通知警务处长。方建议任何人若想举行公众活动,希望对方能通知警务处长。
【17﹕05】记者问及屯门游行的时间会缩短,警方是否认为减低风险。警方是否高估游行集会的风险。警方是否批出反对通知书而令集会减少。屯门警区署理副指挥官施玉蝉表示,就每一个游行集会的申请,警方会作出独立风险评估,防止激进示威者在参与和平游行集会后趁机搞事,造成暴力冲突。过去公众活动确有暴力事件发生,而示威者暴力升级,掟汽油弹、纵火、围殴拍摄他们的人。警方的评估是有根有据。警方亦会考虑游行路线、地形、路面大小及参与人数等,希望在活动可能出现的暴力冲突,以及市民表达意见自由,在两者间作平衡。警方重申,尊重上诉委员会的决定,至于缩短游行时间,警方会作出相应部署,协助主办者举行明日的公众游行。江永祥补充,有部分活动是警方提出反对,而活动是和平结束,他指警方乐见和平进行而无暴力事件,但亦有好多公众活动在警方批出不反对通知书后演变为极之暴力事件,“唔通我又话,我哋评估错误咩?”警方在不同公众活动进行的风险评估皆是独立的,而警方亦希望每一个公众活动是和平有序。任何暴力事件不只是警方,亦是公众不想见到的。
对于8月31日太子站事件中,事发至今已20日,政府部门包括警方亦不断澄清谣言,是否因为当日警方划的封锁区太大,令传媒无法拍摄当日警方执法情况,令市民有担忧。警方会否考虑将封锁区收窄,如同平日在地上执法,在不阻碍警方拘捕的情况下,予传媒有限度地拍摄,令谣言不会易滋生。谢振中表示,警方绝对尊重采访自由。过去三个月,类似太子站的情况并不多。警方正根据香港法例《警队条例》第7条赋予警方采取任何合适措施侦查刑事罪行,包括处理案件及罪案现场。暂时划出封锁区限制一般人的出入,令警方作侦查,并非新事物,警方在不同事件上亦有做过。对于831事件,警方划封锁线时要考虑场面混乱、被捕人士多、搜证考虑,例如部分被捕人士身上有汽油弹、月台上亦检获攻击性武器,警方考虑到搜证及整体保安,故当刻认为月台作罪案现场进行搜证及保安是合适的。当日如果看相关片段,港铁自己不断有广播指封站,要求所有人离开,而当时除了警员外,港铁职员亦有叫不同人士离开,警员除了自己工作,亦配合港铁的工作。警方封锁整个港铁月台亦不是历史首次,数年前在尖沙嘴港铁站有人在月台自焚,警方亦是封锁整个月台搜证,希望大家不要刻意或过多揣测831事件有问题故警方封锁整个月台,其实无论是法律上考虑、以往惯例,警方亦有相关处理的做法。对于记者问及警方对谣言过早下定论,谢指警方绝对希望调查每个谣言,尤其是严重指控,警方希望找出真相,真相可以是警员犯错,亦可能是对方诬蔑警队,真相对还警队清白好重要。但要证明一件不存在的事是困难的,故首要是说谣言的人站出来,如果他永远躲在口罩、电脑后,声称会来报警、或会有代表来报警,却永远不出现,警方就此类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指控难以作出调查。警方就完全错误却仍然在讲,或者是根本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发生过的指控,绝对希望相关人士走出来提供证据,警方必定会公平公正处理。
记者表示明白警方法定权力有划封锁区,但事后会否作检讨划过大的封锁区令传媒无法拍摄会造成如此大的谣言。谢振中指当刻多被捕人士、场面混乱、在月台上有大量证物,他认为当刻警员的决定没有错,但认为记者的提议非常好,就将来事件会与相关记者代表再作讨论,绝对有进步空间,并愿意与记者作磋商,呼吁下次再有同类情况下与在场传媒联络队了解,或致电他们作磋商,“我就咁睇,当日情况我见唔到有个好大问题。”
而警方提及证实不存在的事有困难,但议员记者会上有提及某月某日在某个羁留中心发生一些事件,警方有无作出调查,向当值警员或翻查闭路电视了解。谢振中表示警方有作调查及回应,例如某议员日前带一名女子指搜身15至30分钟,并有十多名男警站在门外以不好眼神望他,警方有就指控作出了解,并证实不属实,该事件现时仍有跟进,故不再作补充。
至于打人、伤人、强奸、杀人等谣言,警方被记者提问后会立即否认及作强烈谴责。在警民关系脆弱的情况下,警方一句“无”或“强烈谴责”下不足以令市民相信,警方会否主动作出调查,调查后会否公开片段或口供等。而有关滥捕的谣言中,警方拘捕了1,400人,只有207人被落案,少于一成半,是否反映网上所指警方滥捕而吓怕示威者不敢出来。警方会否有被捕人士经调查后获无罪获释的数字。江永祥表示,就拘捕数字,行动至今拘捕1,474人,共检控207人。江指出,警方来来不只会检控207人,警方检控前会与律政署研究初步证据,如果已经有足够证据作检控,而有关指控及罪行属严重的话,警方会选择即时检控,希望法庭可以尽快处理,因应案件的严重程度,去提供担保条件,例如宵禁等。而有被捕人士获保释候查,意指案件仍在调查中,警方不排除其余1,200人在调查后有足够证据会继续检控。他暂未有无罪释放人士的数字,因为不代表警方不再调查有关案件,因有个别被捕人士拒保,警方在此情况下将他暂时释放,不等于警方不跟进相关案件,他不同意警方现只检控200多人而得出警方拘捕是过于草率的结论。
【17﹕00】被问到部分示威者没有手持武器、没有逃跑,但警方仍打他们是否适合。谢振中指单凭一个画面决定是否公正并不适合,又指若示威者不使用暴力,警方便不会用武力。谢振中表示,根据警方使用武力指引,警方有严谨守则使用武力,警方会根据“必要性”及“相称性”使用武力,有示威者投掷汽油弹、砖头,警方必须使用武力制止暴力场面。
记者指有示威者表示,政府地方、港铁、警方是代表专制政权,他们只针对有关地方破坏,因此行为适当。谢振中指,示威者暴力行为鲁莽、随机,如8月有示威者于荃湾破坏店舖铁闸、喷漆,另外数天前湾仔一名中年男子因持不同意见遭示威者袭击,谢振中指不同意有关说法。
【16﹕52】记者再问及立法会议员何君尧明日发起18区清洁活动,18区范围甚大,而且香港连侬墙数目多,警方有无收集各区情报?如果有人作出撕纸行为,警方会否直接执法?会否直接向清洁人士不要做撕纸行为。方志坚表示,明白大家对明日有人发起18区清洁连侬墙有相当大的关注。其实本身张贴连侬墙,在公众地方如隧道、行人天桥张贴告示、海报的表达诉求行为,本来已违反香港法例第132章《公共卫生及市政条例》104A条,此做法是否恰当,警方不再作评论。但警方在多次表达立场,是绝对尊重市民表达诉求的权利及自由,希望社会上每一方在表达诉求、发表声音是会透过和平、理性、有序的形式进行,在连侬墙上张贴告示是一个表达方式,可能在其他市民会认为清理连侬墙亦是表达诉求的一个方式。警方对任何诉求、任何政治背景没有任何取态,警方绝对政治中立,只不希望见到暴力事件、不希望在任何地方、任何连侬墙发生过往的暴力事件发生,因为政见问题在连侬墙有争拗、打架,甚至有暴力案件发生,令人受伤。这不单止警方不想见到,亦是广大市民不乐见。警方希望在明日、或往后的公众活动、任何表达诉求的活动上,大家会以理性态度进行,希望大家表达诉求的同时,尊重其他人的权利。警方会就明日及往后的公众活动上,会进行情报搜集,会透过不同方式搜集不同情报,从而作出最适当的人手安排。
另外,警方日前接受内地传媒访问指有人滥用记者身份,挑拨现场情绪,是否警方认不出记者或示威者的身份,是否入了记者数,令记者被人当作示威者一部分的印象。谢振中表示,关注及关心记者在现场被人误认为是参与示威人士,因有部分示威者会假扮记者。警方曾接收过、检获过一些记者证,而确认相关机构没有该名记者存在,即有人尝试以另一身份扮传媒机构的记者。另外,传媒联络队在现场尝试接触一些记者的人士,对方会离开,警方无法确认其身份。第三类是警方完全不认识、不清楚,亦不是在体制下警方见过的传媒机构,往往这些机构人士的行为与大部分传媒不同。第四,有人身穿黄色背心扮记者,背心上没有标志、字句,而其行为是违反,警方曾作出拘捕,并有案件在处理当中。他表示,由六月至今与数个不同传媒协会,与相关传媒机构的管理层曾会见及商讨,现时其中一样最担心的是有人刻意在示威或暴力现场假扮记者,他希望与传媒业界解决此问题,因为不作解决的话,会令人误解记者是示威者的一部分。
另外,谢指过去周末在湾仔军器厂街桥对出的桥上,见到有汽油弹险掟中一批记者,当时他们在警总内见到记者逃跑。另外在数次周末亦见到同类情况。他提醒记者要远离危险点。警方在处理暴力、危急的场面下,好难同时兼顾记者安全及协助记者工作,可能在部分情况下发生误会,希望大家理解。
【16﹕41】记者指明日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发起18区清洁活动,但又向警方撤回申请不反对通知书,是否只要有多于三人参与活动便构成非法集结,是否以清洁为由便不构成非法集结。方志坚表示,法例上非法集结指三人以上、有破坏社会安宁,才构成非法集结,若根据公安条例,公众活动是需要通知警务处长,不评论对方为何没有知会警务处长,希望任何公众活动在和平、有序、合法情况下进行。至于清洁连侬墙是否涉及“刑事毁坏”,方指不能一概而论,视乎事件发生环境、状况判断,需视乎“犯案动机”及“犯案行为”,才可判断对方是否干犯罪行。至于“刑事毁坏”涉及的“财产”,而“财产”定义是拥有权及控制权属谁,若招纸贴在墙上、无人看管,拥有权属于何人,警方会根据现场环境判断。
国际特赦组织批评警队滥捕及酷刑对待被捕人士,谢振中指警方非常重视有关指控,因为部分指控非常严重。警方留意到报告于9月初进行,相信个案是有关过去3个月事件,但篇幅缺乏提及过去3个月香港整体社会环境,包括警队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示威活动被示威者骑劫、四处破坏,警方有职责于复杂社会环境下执法。报告中亦未有提及社会状况,警方执法相当困难,尤其暴力场面后警方大规模拘捕,程序及需要时间较平常情况较长,大家刻意理解,但报告内未有提及。谢指,平日警方作出拘捕后,被捕人士可联络律师,或提供律师名册予被捕人士,但近月所发生的,被捕人士趴在地上时,会向镜头大叫自己的名字,包括身分证号码,其后会有不同律师代表尝试找他们,“有多于一名律师代表不知被捕人士被送到哪里”,警方是理解,要安排双方见面警方需时了解,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谢指,有关报告列出很多被捕人士到警署后面对的情况,但报告未有提及被捕的前因后果,如“被捕人士的罪名”、“被捕前正做甚么”、“被捕人士有否曾经反抗或殴打警察”,谢指被捕人士事前的行为,往往会影响警方如何使用适当武力拘捕,但报告就未有指出。
就警方观察,报告指有21人被拘捕,但有关投诉匿名、资料零碎,警方无能力及办法作出跟进,警方就报告曾与投诉科校对,但看不到报告所讲个案与任何投诉有直接关系。谢表示,相关人士可向警方直接提供资料,警方非常重视有关严重指控,警方有有效机制处理,希望对方能尽快与警方联络。
【16﹕31】谢振中表示,过去暴力示威越演越烈,越来越多人躲在口罩、键盘后,用道听涂说刻意攻击警队。根据2018年警队服务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有84%满意,警方成绩有目共睹,例如警队于“列格坦研究所— 全球繁荣指数2018(“安全与保安”)”评分,排名上升,亦位于世界前10位。谢指,警队有严谨警队条例及程序,监管警队执法,单凭无证据指控,尝试推翻警队175年的基业,污蔑3万警员努力,反问“咁样系咪公平?”谢表示,警队不希望再有“莫须有”罪名加诸,警方会继续澄清不实指控,亦会继续止暴制乱,维护法纪。
【16﹕26】机场警区副指挥官刘荣基表示,留意到有人在网上号召其他人在本周日(9月22日)刻意使用交通工具堵塞香港国际机场及前往机场的道路,呼吁市民使用机场铁路、机场巴士、私家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不断来往机场,意图阻碍、瘫痪出入机场的正常交通及运作。他播放过往堵塞机场的传媒片段,指过去一段时间有示威者罔顾法庭禁制令,进入机场范围,肆意堵塞交通,影响香港国际机场的运作,阻碍世界各地旅客、香港市民及机场职员正常使用机场设施,当中亦有激进示威者非法禁锢普通市民,并施以私刑,亦阻止救护人员向受伤人士提供医疗服务,罔顾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当警员到场希望帮助受伤人士及救护人员离开时,警员更受到严重袭击,需要拔枪警告。警方重申,机管局已在8月24日获批延长禁制令,禁制令涵盖的范围包括整个机场岛,即使有人刻意堵塞机场岛内及附近道路,都有机会干犯藐视法庭罪,地故意阻碍或干扰机场的正常运作或鼓吹、协助他人违反禁制令,都有机会干犯藐视法庭罪。同时,机场客运大楼已进出管制安排,乘客进入机场客运大楼要出示有效登机证明等交件。警方留意到有人网上鼓吹他人使用假的登机证或电子机票,从而进入机场客运大楼,当中更有网上平台指可以出售假电子机票。就有关网上言论,警方已向相关持份者作出跟进,在出入管制点的检查人员如果遇到怀疑假的电子机票或登机证,有关人员会第一时间通知警方到场调查,此类行为有机会干犯使用虚假文书或欺诈罪,最高判监14年。另外,根据过去一些影响机场运作活动的观察,有驾驶者曾故事阻碍交通,行为极不负责任,例如有司机会刻意在繁忙的道路进入慢驶,造成车龙,甚至是停车,有机会干犯不小心驾驶、甚至危险驾驶。警方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措施,去维持道路畅通及公共安全,如果有任何人干犯法例,非法堵路,甚至作出非法行为,警方一定会果断执法。最后,就本周日可能会影响机场运作的活动,警方已与有关政府部门及相关持份者沟通,制定应变方案,并会因应实际情况作出调配,确保公共安全及公共秩序。警方预期机场当日交通可能会出现严峻的挤塞,并呼吁市民预留相当充裕的时间前往机场,市民亦要留意最新交通及航班讯息,因为有关交通及航班安排可能会随机场情况而改变。
【16﹕22】屯门警区署理副指挥官施玉蝉表示,明日下午2时至7时“光复屯门公园”游行,主办者申报会有3000人参与,并提供100名纠察协助,游行起点是屯门新和里游乐场,途径屯门乡事会路、杯渡路、屯门公园西铁站B出口,之后进入屯门公园,经屯门大会堂到达屯门政府合署。警方曾于星期三发出反对通知书,主办方昨日提出上诉,今日上诉得直,但上诉委员会要求游行时间需更改为下午2时至5时,游行路线不变,警方决定发出“不反对通知书”。
【16﹕18】行动部警司方志坚会回应连侬墙事件,并播放相关片段,包括在九龙湾青年被蓝丝狂出拳殴打、炮台山爱国人士持旗打人、粉岭撕纸男子被喷黑面,亦有淘大、将军澳及粉岭的片段。方志坚表示,在过往三个月,全港各区有人在公共地方及墙上贴海报、便利贴,即“连侬墙”上表达意见。警方尊重市民和平表达诉求的自由,警方希望市民明白相关地方的风险较高,因过去事件中可以见到这些地方不时有争执、打架、袭击等暴力事件,警方非常重视此类案件。由六月至9月20日在这些地方涉及刑事调查的案件共有40宗,警方已拘捕57名涉案人士,涉嫌公众地方打斗、普通袭击、藏有攻击性武器及伤人罪等。他强调警方执法绝不会因涉案者背景及政治取态而有所不同,希望社会理解警方不会偏坦任何一方。警方留意到有团体明日(9月21日)发动全港各区连侬墙清洁行动,警方强调尊重市民表达意见的权利,但呼吁各位不要因为政见不同就透过暴力表达意见,警方绝不容许任何暴力事件,任何人作违法行为,破坏社会安宁,警方会不论背景、政治理念,必定会严正执法,不偏不倚地去处理,将犯罪份子绳之以法。
【16﹕10】警察公共关系科高级警司(媒体联络及传讯)江永祥表示,行动至今有1474人被拘捕,包括1190男284女子,年龄介乎12至84岁,其后警方再就915北角事件,拘捕1名48岁男子,怀疑他用折凳袭击市民,涉嫌“普通袭击”及“藏有攻击性武器”;9月14日淘大商场,警方于9月17日再拘捕一名31岁男子,涉嫌“协助他人逃走”
法庭案件方面,一名18岁男子涉于7月22日,刑事毁坏一名立法会议员荃湾办事处玻璃及物件,案件已经于9月19日提堂;7月21日元朗事件,警方于9月17将一名57岁男子拘捕,他涉嫌“参与暴动”。检控数字方面,207人被落案控诉,当中79人涉暴动,40人涉非法集结,21人涉刑事毁坏,22人涉嫌藏有攻击性武器等。暴动罪中,44人涉嫌参与721港岛区暴力,16人涉参与831铜锣湾及湾仔的暴力事件,6人涉嫌参与721元朗暴力事件。
江强调,根据法例定义,于暴动现场,若有人在现场集结不肯离开,该人有机会干犯暴动罪名。江表示,至今250名警员受伤,当中有警员被示威者投掷不知名腐蚀性液体而受伤、被硬物击中受伤、被镭射枪照射眼部、被汽油弹击中、被弹珠面部严重受伤。行动至今,警方共使用约3100枚催泪弹、约590发橡胶弹、约80发布袋弹、约290发海绵弹。
警方澄清最近有人于不同自杀案件中造谣,包括将军澳发现浮尸案件,指与831太子站事件有关。江指案件与9月6日一宗失踪人口案件有关,其家人于9月6日曾于家中接触事主,案件与831事件完全无关。江指责造谣者完全无事实基础下说无根据指控,是完全不负责任。江又指,根据《死因裁判官条例》,一些非自然死亡个案,如自杀,是需要汇报的个案,警方需要向死因裁判官报告,法庭会因应需要,要求警方进一步调查,呈交死亡调查报告,死因裁判官会再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死因研讯,而死因研讯是有陪审团,过程中有严谨死因裁判官及公平、公开、公正陪审团把关。江指,有关“捕风捉影”指控目的是撕裂社会,激发社会对立情绪。例如一张虚构图片指控警方轮奸被捕人士,造谣者不负责任,唯恐天下不乱。
【16﹕02】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谢振中表示,警方留诧到过去数天,有有人、不同机构在国际媒体及场合下,将一些错误的指控,对警队作片面及不实指控,网上亦流传恶意中伤的流言,警方对此深表遗憾。例如7月1日冲击立法会事件中无人受伤,但当日有示威者向在场警员投掷不知名物质后令警员受伤,有警员呼吸困难及皮肤红肿,当日共14名警员送院求医。另外,有人在另一个国际场合就香港情况发表意见,指有示威者被警员施以性暴力,无理全裸搜身15分钟至半小时,又指控警方以布袋弹射向一名女子令其失去视力。对于警员对被捕人裸体搜身及性暴力的指控,警方已多次作澄清,警方尊重及有严重程序保障被羁留人士的权利,根据警方纪录,逗留在搜查只有4分钟,至于性暴力更是无稽之谈。而女子眼部受伤个案仍在调查中,警方亦曾透过不同方法联络事主,希望还社会真相,个案涉及法律诉讼中,在没有任何调查结果下,任何人不应对事件妄下结论。有部分行业协会过去曾发表声明,质疑警方专业,批评警队执法不公,以记协9月16日的声明为例,他们声称9月15日北角暴力冲击事件现场,现场警员未有制服或拘捕向记者施袭人士,质疑警队故意保护某一方人士,对他们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在记协发表相关声明前,他已在四时记者会已表明就北角案件警方当刻拘捕29人,当中两人涉嫌袭击记者。他表示,警方就北角事件现已拘捕33人,涉及当日暴力事件,当中5人涉嫌袭击记者,部分人当日即场被捕,与记协当日在记者会后的声明指警方没有处理现时暴力事件是绝不正确。警方至6月以来,警方接获记协转介27宗没有提供记者姓名、但提供新闻机构的投诉个案,经警方向记协反映后,记协表示会通知记者联络警方作出跟进,最终至今日为止只有一名记者主动向警方作跟进,警方在前日再向记协反映希望相关记者与警方联络。
另外,网上重复又重复出现对警方毫无根据的指控,坊间涌现好多不愿意挺身而出、躲藏在口罩后面,针对警方的投诉人,这些无稽指控包括有内地执法部门混入香港警队,甚至指控警方杀害及强奸示威者,大家可见到在今日在某大专院校有人恶意张贴与事实不乎、污蔑警方的海报,警方强烈谴责居心叵测的抹黑行为,警方必须强调杀人、强奸为非常严重的刑事指控,不能单凭一些人凭空想像而确定,希望所谓受害人拿出证据来,警方一方面会严肃跟进。任何文明社会不能接受有人为了分代社会或煽动情绪而故意捏造事实的行为。警方一向明白社会关注及疑虑,故透过不同渠道向市民发放资讯,至今年6月9日起,警方举率34次记者会,发出486个社交媒体的帖文,210次新闻公告,另外亦做了很多警察快讯、传媒简报、电台访问、人物专访等,令大众更了解警队工作,厘清社会疑虑。而政府不同部门及机构亦曾做了好多联合声明及简报会,反驳不实言论及指控。警方一向尊重市民言论自由,但必须指出言论自由须建基于事实之上,有鉴于网上及某些人的不实言论,警方曾在四点钟记者会上已作出逾40次澄清,警方不揣测有人散布谣言的意图,但的确这些行为已动摇市民对警队信心,污蔑警队三万人的工作,如果有人以为以不可和人的目的,而无视事实、断章取义、加盐加醋地制造谎言及恐慌,警方必定追究到底。警方会一如既往向公众及市民提供准确及全面资讯,希望市民不要被传言误导,小心核实相关讯息。他亦呼吁市民“兼听则明,偏听则弊”,不要轻易相信网上流言或个别人士片面之词。
屯门公园卫生关注组发起明日(21日)“光复屯门公园”游行,警方早前反对游行,申请方今早(20日)上诉得直,获准游行。通知书列明,游行获准于当日下午2时正在屯门新和里游乐场内足球场起步,前往屯门政府合署外,但时间缩短。另外,明日同为元朗“白衣人事件”两个月,有网民发起晚上7时到元朗站静坐。
继9月7日机场“ 和你塞”后,周日(22日)再有网民发起机场“和你塞4.0”行动,呼吁香港人使用交通工具来往香港机场,进行机场交通压力测试。香港机场管理局早前向法庭成功申请临时禁制令,禁止任何非法或蓄意阻碍机场正常使用的人士,在机场进行任何示威或集会活动。禁制令原已于 8 月 23 日下午届满,机管局其后于高等法院为临时禁制令申请延期,申请没有任何一方反对,法官批准延长机场的临时禁制令直至任何审讯或进一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