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龙小队】无编号新制服靠背心挂章辨分队 SDU身份需隐藏?
昨日有立法会议员质询上周三(12日)金钟警民冲突事件中,警方“速龙小队”制服中未展示编号,难作投诉。据了解,速龙小队原有制服中肩膊位置设有挂扣位置,供警员挂上展示其职级及警员编号的肩章,惟新制服肩膊位未有挂扣,但其身份真的无从辨认?本月冲突现场中则有警员于背心上挂上“肩章”以便识分职级,而背心右边挂有蓝色正方型的号码肩章如2-1、2-2等,该肩章则用作供警方内部辨认执行任务时警员的分队;另外,小部分“速龙小队”为飞虎队成员(SDU),其身份一直有需要保密。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昨(19日)回应提问时表示,速龙小队工作为行动设计,没有位置显示警员编号。记者翻查资料,本月9号的金钟现场,虽然速龙小队已换上新制服,但实际上成员仍可于背心上悬挂有职级及警员编号的肩章。此外,警方于冲突现场曾出动俗称“橙枪”的发射器,据了解,警方因应2016年旺角骚乱中,有示威者以砖头投掷攻击警方,因此警方及后引入该款长枪,作发射布袋弹及橡胶子弹。
新制服未留挂肩章位 号码肩章供内部办分队
据了解,“速龙小队”原有制服中,肩膊位置设有挂扣位置,供警员挂上展示其职级及警员编号的肩章,惟本月的冲突中,可见速龙小队已换上新制服。新制服的肩膊位设计未如旧制服中设立挂扣,因此未有挂上肩章。另外,速龙小队于执行任务期间需穿上的战术背心,用以挂上不同装备,如通讯装备、急救用品等,背心上又有多个魔术贴,本月冲突现场中,则有警员于背心上挂上“肩章”以便识分职级。
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昨(19日)回应提问时表示,速龙小队工作为行动设计,没有位置显示警员编号。记者翻查资料,本月9号的金钟现场,虽然速龙小队已换上新制服,但实际上成员仍可于背心上悬挂有职级及警员编号的肩章。
另外,冲突当日现场中可见,部分“速龙小队”成员背心右边挂有蓝色正方型的号码肩章,该个识别章为行动中警员所属分队的编号,供警方内部辨认执行任务时警员的分队。
旺角骚乱后引入长枪 发射布袋及橡胶弹
警方特别战术小队俗称“速龙小队”,隶属于警方机动部队总部,为准军事化的特遣防暴警察,负责在大型事件中防暴行动。“速龙小队”主要由机动部队、机场特警、反恐特勤队及飞虎队组成,“速龙小队”配备的武器包括胡椒喷雾、催泪水剂、发射催泪弹的法德鲁寸半口径大口枪、“点三八”的左轮手枪,及反恐特勤队,机场特警队常用的克拉克17手枪等。
“速龙小队”于6月12日的冲突事件当中,曾出动橙色发射器,作发射布袋弹及橡胶子弹。据了解,警方因应2016旺角骚乱中有示威者以砖头投掷攻击警方,而警方原有的催泪水剂等仅作驱散用途,并非能针对指定目标,警方遂其于旺角骚乱后引入该款长枪,该款长枪可针对人群内特定人士作中距离射撃,射撃距离为10至40米范围内,以应付掟砖的示威者。部分“速龙小队”成员为飞虎队特警,由于飞虎队成员的身份一向保密,因此,在为“速龙小队”执勤时或难以从其制服中,找到识认。但来自其他部门如机动部队的“速龙小队”成员,则仍有可能透过背心上的小队编号,在警队内部能确认到其小队身份。
“近代飞虎队之父”成立 14年占领行动负责清场 “速龙小队”隶属于警方机动部队总部,为准军事化的特遣防暴警察,负责在大型事件中防暴行动,于2014年6月处理占领行动时成立,曾于2014年的占领中环行动、2016年的旺角骚乱及反释法冲突、以及近日反修订《逃犯条例》冲突中出动。
“速龙小队”于2014年,由当时的时任机动部队校长,有“近代飞虎队之父”、“飞虎Sir”称号的前总警司欧阳照刚组成,欧为2014年占领运动警方“日峰行动”的指挥官,并组织负责清场的“速龙小队”。欧自1980年加入警队后曾任飞虎队主管,为首为华人担任此职位,曾于2003年带领飞虎队捣破季炳雄的“贼窦”,曾处理2005年韩农反世贸事件、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港的保安任务,以及2016年的旺角骚乱事件。
现任校长有获“爆头警司”之称 曾任占中清场指挥官
“速龙小队”的新领军人物为现任机动部队总部校长、外籍总警司庄定贤(Dave Jordan),翻查资料,曾驻守港岛冲锋队及保护证人组、反恐怖活动及内部保安组,于2005年时亦曾处理事韩农反世贸的行动。及后于2014年占领行动,警方清场行动中,当时为新界北总区行动部、时任高级警司的庄曾担任前线指挥官,于行动中受伤后继续工作,因而获“爆头警司”之称;及后2016年政府的授勋仪式向10名参与处理占中行动的警察,颁发公共服务奖状嘉许,庄为其中一人。
警:尽可能展示编号
警方发言人表示,特别战术小队的特别工作服是根据行动及战术上的需要而设计,工作服的设计是没有位置展示警员的编号,成员在行动中会尽可能展示警员编号。警方明白公众关注事件,会作出检视及适当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