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内狂嘟长者八达通2,800次呃车费补贴 两专线小巴司机被捕
【13:00更新】该名54岁姓陆本地男子及该名67岁姓李本地男子已获准保释候查,分别须于7月中旬及6月中旬向警方报到。
两名分别姓陆(54岁)、姓李(67岁)的专线小巴司机,涉嫌于今年1至6月期间,使用三张自备的长者八达通卡,在其驾驶的专线小巴上(来往屯门至上水),拍卡达2,800次来缴付车资,意图骗取“政府长者及合资格残疾人士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所补贴的票价差额,涉款约41,00元。被捕两人已获准保释候查。
警方于今年5月接获举报后,屯门警区刑事调查队锁定目标及调查,前日(13日)下午2时半、及昨日(14日)凌晨约零时半,先后在上水及青山,以涉嫌“欺诈”拘捕两名目标男子,并检获三张长者八达通卡,两人正被扣留调查。警方强调,“欺诈”是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监14年,呼吁市民切勿以身试法。
根据“政府长者及合资格残疾人士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的资料显示,65岁或以上的长者和合资格残疾人士,可以每程2元的优惠票价,使用指定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务,当中包括所有专线小巴路线、铁路、专营巴士及渡轮。
涉案司机驾驶44号专线
今早记者到屯门小巴站头查询,得知涉案两名司机驾驶44号专线,往来屯门码头及上水站,车费正价为16.8元。据知二人为夜更司机,站头司机均不愿多谈此事。另一条专线小巴44A的司机解释,不同公司的拆帐方式都有分别,以44A为例,如每日共出46架车,便会以当日总收入平均分配予各司机,所以司机并无诱因骗取车费津贴。但他指,部份专线是“司机揾几多就收几多”,不会与人摊分。但公司昨(13日)亦有Whatsapp提醒所有司机勿以身犯法。
曾有司机用21张八达通狂拍7500次
2015年12月一名49岁小巴司机利用21张长者八达通在所驾驶的小巴疯狂拍卡7500次,与公司分帐后,骗取逾十五万元。涉案司机驾驶501S线小巴,往来上水及观塘。
运输署与交通营办商设监管措施 定期审查乘搭纪录
运输署发言人指,因应实施优惠计划,署方已与各参与此项计划的公共交通营办商制定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要求公共交通营办商加强其内部监控系统,并定期向政府提交由独立核数师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相关准则所进行的审计及鉴证报告,派员实地监察各公共交通营办商在推行优惠计划方面,以及合资格乘客享用优惠票价的情况。运输署一直定期审查由公共交通营办商及八达通卡有限公司提交有关优惠计划下的乘搭纪录及票价差额的报表,以防止优惠计划被滥用。在查核纪录时,若发现数据异常而怀疑有滥用的情况,运输署会转介警方跟进。
发言人续指,是次怀疑滥用优惠计划的个案,是署方在进行上述监察工作时发现,运输署在发现该怀疑个案后便立刻转交警方跟进。由于案件仍在调查中,政府不会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