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绝食近70小时 杨雪盈头晕血糖不足:做得咩就做
政府无视港人上街游行反对《逃犯条例》修订,照常恢复二读辩论,事件激发市民到金钟示威,最终演变成一场激烈的警民冲突。湾仔区议员杨雪盈、教大社会科学系讲师黎明、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何式凝等逾廿位艺文界人士,于周三凌晨开始在金钟政府总部天桥上进行103小时接力绝食,抗议政府坚持修例。烟硝弥漫、子弹横飞之中,众人一方面抗争反修订,同时坚持绝食。绝食踏入67小时,连侬民主墙旁,湾仔区议员杨雪盈及康展华有话想说。
发现其实很多地方都不安全
周三下午3时许,“速龙”于天桥出现,湾仔区议员杨雪盈走到最前,表示自己与一众绝食者没有武器,但对方没有理会。气氛变得紧张,警方于地面向桥上扔催泪弹,之后警方将天桥封锁,杨雪盈与一众绝食者未能离开天桥。
杨雪盈表示,13日早上写完“撤回”后警察便到场驱赶,被警方驱赶后身体不支,出现血糖低、头晕及意识模糊等症状,由于需要赴前线对抗,因此有进食过。之后她跟绝食参与者商讨,哪个地方会比较安全,但发现其实很多地方都不安全。杨雪盈表示,周四曾与警方沟通,向警方提交绝食者名单,方便于天桥上走动,有不少学生特地前来探望何式凝等人,亦有向警方提交探望人士的名单。
她指绝食行动已提及过发起人、参与者的名字,相信若警方要拘捕亦不困难,但不希望香港变成内地般无理,“依家已经有好强咁嘅感觉。”她指,接触到中弹的伤者,指他现在非常害怕,但仍希望有议员能为他佐证一些事情,若就这样告暴动罪非常过分,“或将来绝食者只是坐著绝食都会被拘捕。”
或暂停绝食协助受伤及被捕市民
杨雪盈得知有示威者被捕,一度往前线协助市民,她指若议员不即场提供协助,相信会有更多人被捕。杨雪盈认为长远仍有至少一星期抗争,现时会考虑会否需要调整自己角色,选择暂停绝食,或协助被捕市民,后者相对或更有效。她认为政府要交代清楚为何要拘捕示威者,另一方面要争取时间协助被捕人士,作为议员的她希望“做得咩就做”,保障到市民的安全。
杨雪盈之后遇到两名12、13岁的学生运送物资,又看到前香港众志成员黎汶洛带著一群穿著校服的学生来送物资,“政府凭甚么要那么多人用条命黎搏?”
绝食踏入67小时,杨雪盈指有很多人都想坚持绝食103小时,但认为需要考虑自己身体在此情况是否适合。现场原本摆放物资的地方需要搬走,杨雪盈曾协助搬物资,之后血糖不足,医生给了她两颗葡萄糖。她笑称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坚持那么久,现时感觉疲累及头晕,整个人都很空,惟忧心的事仍然有很多,包括要计划星期日的游行,亦要考虑文化队伍的组织,将会全力配合民阵安排。绝食将会到周日早上七时结束,届时杨雪盈与一众绝食者将会进食,之后参加游行。
杨雪盈特别提到,相比2014年的雨伞运动,这次没有大台、很多自发性的行为,有年轻人反映曾经向家长提及示威的事,家长都很支持,亦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说“对唔住小朋友”,发现很多事情原来可以用爱连系,感觉这次很多伤口都正在愈合。
政府处理方法令事件升温
经历第二次绝食的康展华称,对上一次激发他绝食的是4年前立法会政改表决。他称日前的报道指有超过一百万港人上街,有足够声音反映市民担心或反对《逃犯条例》,但政府完全漠视,继而封草地、封立法会、封议员出入口。他认为政府的处理方法令事件升温,“不是林郑㖊日滴两滴眼泪就可以当无事。”
政府是将仇恨种子种落两代人身上
他指,经历过五年前的雨伞革命的年轻人,现在已毕业在社会工作,昨日的抗争看到很多10多岁的中学生,学生亲眼目睹不必要的武力,“政府是将仇恨种落两代人身上。”他认为稍微有良知、有安排的政府,会善用这五年时间疏导反对声音,惟至今只是不断将行动升级,如DQ时间、九子被审判等。他称,若自己仍然年轻人,的确会对政府非常不满,而且“窒息感觉很大”康展华不敢再想未来,劝有能力的年轻人离开香港,将其他事情“留畀老鬼撑”
康展华又指,自己生于50年代,认为自己那一代“欠了年轻人”,非常有歉疚感。他指自己经历过“八九、六四”、“七一回归”,那时相信民主会回归,相信中国会慢慢变好,所以在重要时刻没有强力争取,现时即使中国或香港政府保证任何东西已没有用,因为市民对政府已经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