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康设灵】叫停手挖沉箱、隧道杀人工序 一句话感动工殇遗孤
香港地,几乎五米一地盘。高楼大厦拆完又起、起完再拆,水务、渠务、修路,靠地盘糊口者众,经济繁荣背后,工业意外多不胜数。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陈锦康月初因病辞世,36年来为工人劳心劳力,每个工伤法例里程都有他的足印。从90年代立法禁止手挖沉箱,到前年中电弃用手挖隧道,反映陈锦康带领的工权会并非只喊口号,而是据理力争的压力团体。
市民眼中的陈锦康,记者口中的陈先生,战友记忆中的“康仔”,是志鸿心中的“陈叔叔”。
与陈叔叔认识18年,比起长辈,陈锦康更像一个朋友,不会严厉训话,只会常常鼓励,志鸿不忘陈叔叔的良言:“读唔读到书唔紧要,最紧要有目标,咁就ok。”志鸿正向工程界目标前进,特别关心工人安全,尤其是引致爸爸丧生的肺尘埃沉着病。爸爸去世时,志鸿只得5岁,妈妈不知从何得来的卡片,母子二人开始在工权会内获得支持继续生活。
九十年代肺尘埃沉著病令人闻风丧胆,当时以手挖沉箱方式打地基非常普遍,工人用人手在地下土石挖出垂直的井,井最深可达50米,打石噪音可能引致职业性失聪,吸入石粉可能引发肺尘埃沉着病。九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受肺尘埃沉着病之苦的工人多不胜数。据肺尘埃沉着病补偿基金委员会,1993年有239宗新症,1994年高达320宗,至志鸿出世当年,即1996年在陈锦康带领的工权会争取下,香港立例禁止手挖沉箱。2017年,香港录得72宗肺尘埃沉着病新症,虽未能杜绝,也是一大进步。
中电停止所有手挖隧道工程
陈锦康没有就此停步。前年导致三名工人死亡的红磡机利士南路地盘意外,工权会批评俗称“板仔龙”的手挖隧道工序,令工人面对水淹和倒塌危险,要求全面禁止,以机器或明坑挖掘代替。中电发言人回复香港01指,于 2017年的事故后已即时停止所有采用手挖隧道方式,并以其他施工方法取代。劳工处亦表示,据所得资料,现时香港并没有任何手挖隧道工程正在进行。
针对红磡机利士南路中电地盘三死意外,劳工处表示已完成意外调查,经征询律政司的意见后,已向涉嫌违犯职安健法例的持责者提出检控,涉及八项法例,包括涉嫌违反《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第6A条中两项东主需确保受雇人安全的法例,可处罚款高达50万港元。意外发生后,劳工处认为有必要限制手挖隧道建筑方式,于2017年12月出版《手挖隧道工作的安全与健康指引》,具体表明只可在某些例外的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手挖隧道方式,并要求相关持责者/持份者(包括中电)必须采取更严格的职安健措施,方可进行有关工程。
一直帮助遗属的工权会转达遗属不愿做访问的意向。三条人命,三个破碎家庭,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
工殇遗孤:我受过人恩惠 所以帮返人
每年4月28日,联合国劳工组织订立的国际工殇日,陈锦康自制写上殉职工人姓名及死因的“工殇纪念碑”举行集会,争取在闹市设立工殇纪念碑。志鸿参与4.28集会至少六年,从小到大在工权会成长,他一心报恩:“我受过人恩惠,(工权会)需要人咪帮返佢哋,见到陈叔叔咁坚毅,希望出一点力量。”
陈锦康因中风入院,五月五日病逝,享年60岁。家属今日为他在红磡万国殡仪馆设灵。
此外,工权会以“横眉俯首 光照人前”为题,举行陈锦康追思会,日期为2019年5月30日(星期四)晚上7时30分至9时正,地点为九龙油麻地窝打老道54号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安素堂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