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康病逝】职工盟哀悼:不信公义唤不回 战友:工运史占一席

撰文: 黎静珊
出版:更新:

工业伤亡权益会(工权会)于1981年成立,关于工业意外伤亡工人及遗属的组织,早于七十年代萌芽。工权会执行委员会董事代表梁宝霖七十年代起认识已故工权会总干事陈锦康,形容他“一生一世为工伤者服务”,在工运史上占一席位。职工盟发表声明,形容陈锦康为战友,指陈一生抱著“不信公义唤不回”的信念鞠躬尽瘁,其精神必定会遗留人间,对他的死讯表达沉痛哀悼。

工权会执行委员会董事代表梁宝霖自七十年代与陈锦康相识,并肩作战数十年。(职工盟图片)

七十年代工人组织集中关注在职工人,对于处理工伤、劳资纠纷仍是起步阶段。有见及此,基督教工业委员会(CIC)成立,为工伤者及其家属服务,工权会执行委员会董事代表梁宝霖当时在CIC服务,在劳工教育中心遇见做义工的陈锦康,当时陈是个年轻人,却怀一颗热心。两三年后,陈锦康加入CIC当全职同工,到1981年工业伤亡权益会成立,陈在1983年起担任工权会全职干事。

战友:陈锦康无可否认在工运史上占一席位

数十年来并肩作战,梁宝霖形容陈锦康“全心投入、锲而不舍、一生一世为工伤者服务,与工伤者站在一起。”最深刻莫过于每年4月28日国际工殇纪念日,陈都坚持制作工殇纪念碑,亦坚持向香港政府争取在闹市设立真正工殇纪念碑,数十年不懈。

工业伤亡权益会目标为协助意外伤病患者及死者遗属提供意外后的支援服务,以及推动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立法。在陈锦康领导下,梁宝霖认为成果显著,尤其是建立到工伤者自助组织,他们并非单纯的受助人,而是加入社会,一同提倡工业安全健康,由工伤者自身出发“站出来”要求改善权益。他表示,工权会的存在,影响亚洲工伤组织网络,未来继续关注职业精神健康、过劳死等情况。

梁宝霖今早与一些战友包括工权会董事会主席刘千石开会商讨陈锦康后事,表示执委会现阶段会坚持运作,保持恒常工作,继续为工伤者服务。

职工盟:面对困阻一往无前

职工盟发表声明沉痛哀悼陈锦康,表示陈是职工盟长期战友,在自主工运事业上并肩作战数十载,亦为众多属会改善行业职业安全提供重要支援,认为其世是对本港工运界的沉重打撃、难以补偿的沉痛损失。声明形容陈锦康一生抱著“不信公义唤不回”的信念,鞠躬尽瘁,无论面对多大困阻也会一往无前,为工人的尊严奋战到底,认为他虽离去,精神必定会遗留人间,继续发光发热。

罗致光哀悼:受陈魄力热诚所感动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陈锦康逝世深感痛惜,他指自己认识陈超过30年,一向深受他的工作魄力和热诚所感动,称陈锦康长期带领工业伤亡权益会支援工业伤亡工友及家属,推动工人健康及康复工作和雇员权益,该会多年来亦与政府携手合作推广职安健,并就各项与雇员补偿相关的劳工政策提供宝贵意见。罗致光代表局方及劳工处同寅向陈锦康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职工盟声明全文

【沉痛哀悼战友陈锦康】本会得悉工运战友陈锦康昨日于医院因病离世,终年六十岁,深感哀痛和婉惜。陈先生是本会的长期战友,在自主工运事业上并肩作战数十载,亦为本会众多属会改善行业职业安全提供重要支援。陈先生的离世,是对本港工运界的沉重打撃、难以补偿的沉痛损失。陈锦康先生自一九八三年加入基督教工业委员会,由工伤组义工做起,其后担任工业伤亡权益会(工权会)总干事,为工伤工友打拼三十六年。陈先生终其一生坚守工运理念,致力支援受伤受害的工人及其家属,为社会上被遗忘的弱势寻求公义,是为人敬佩的香港自主工运先驱。每当社会上发生惨不忍睹的工伤意外,我们都会看见陈锦康及工权会同事的身影,默默陪伴及支援伤痛的死者家属,为无辜死去的工人四处奔走,不辞劳苦。每当有承建商罔顾工业安全,我们都会看见陈锦康大声疾呼,控诉无良老板将利润浚驾于人命安全。陈锦康一生抱著“不信公义唤不回”的信念,鞠躬尽瘁,无论面对几大困阻,也会一往无前,为工人的尊严奋战到底。如今他虽离我们而去,他的精神必定会遗留人间,继续发光发热。近年政府沉醉于兴建大型基建工程,期间不断发生夺命工业意外,政府及发展商罔顾人命安全,陈锦康对此更是深恶痛绝。陈先生对于法庭轻判违例雇主、政府欠缺监管及职安法例落后等问题,不断大加鞭挞。每一年,工权会更在陈锦康的带领下,于4月28日举办大型工殇纪念日活动,组织工伤者及家属争取政府改善现行千疮百孔的政策弊病。遗憾的是,陈锦康未能在其有生之年,目睹政府对保障工人职业安全作出切实改善。我们定必努力继承陈锦康先生的遗志,为保障工人生命的事业,继续不懈地奋战到底。陈锦康虽然离我们而去,他留下来的事业和精神,却会长存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本会特此向陈先生致以最深的敬意,亦向他的家人、同事及朋友作出深切慰问。香港职工会联盟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