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回顾・突发篇】伦常案遗七孤雏 六小孩枉死 过来人忆伤痛

撰文: 彭恺欣 陈诺希
出版:更新:

2018,香港家宅不宁,接近每一个月便发生两宗伦常惨案,令最少七名子女惨成遗孤,也有孩子被逼“陪死”。失业父亲、被病痛困扰的母亲、感情破裂的夫妇……承受不了种种压力,走上自戕、杀妻之路,四月,一对夫妇因生意失败,在元朗豪宅烧炭自杀,遗下一对子女、11月南山邨躁夫杀妻,遗下年幼子女,交社署托管。家暴演变成凶杀案,最痛是孩子。稚子无辜,他们该如何走过伤痛,重拾对人生的动力?有年幼便经历父亲自杀亡的过来人细诉,当年饱受丧父之痛,“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没法亦没有对人说出爸爸自杀或者死了的事实。”

回顾2018年,杀妻、父母自杀、父母揽年幼子女寻死等悲剧共多达17宗,接近平均一个月2宗。当中有27人于案件中身亡,8宗案件涉及未满18岁的儿童,其中6名儿童离世,惨案中亦有7名儿童失去父母,变成遗孤。

携幼子走上自杀之路

有父母自杀,因害怕子女无人照顾,于是替其决定前路,带同子女一同轻生,漠视了儿童的生存权利,今年众多的伦常惨案中,有6名儿童因此离世,比去年同类案件中有3名无辜儿童离世增加一倍。

今年2月27日,一名45岁的女子及一名9岁大的男童,被揭发于私家车上烧炭亡,遗书揭发女子疑不舍因生意失败而自缢亡的丈夫,于是带同儿子走上自杀之路。8月7日,一名44岁单亲妈妈揽7岁女儿于屋内烧炭亡,外佣回家揭发事件,她留下遗书指因感情烦恼而轻生,但不想遗下女儿,于是带同女儿一同自尽。

因夫妻关系破裂而发生悲剧 遗下年幼子女

有家暴案件,夫妻不和,酿成凶案,遗下小孩。11月28日,南山邨一名57岁男子涉以刀弑妻,他涉嫌谋杀被捕,两人疑出现感情纠纷。两人育有两名分别16岁及10岁的儿子,事发后由社署托管。4月20日,元朗一对父母不敌生意失败带来的压力,走上自杀之路,被16岁大的儿子揭发。自杀前,母亲曾把装有遗物的“锦囊”交给14岁大的女儿,叮嘱她有事发生,立即打开“锦囊”。

沙盘治疗是“生命热线”其中一种助年幼自杀亲友表达感受的方法。(陈诺希摄)

痛失双亲,年幼子女该如何是好?“生命热线”的“释心同行”计划是向自杀者亲友提供支援,“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称,约有20名18岁或以下的人士曾寻求援助。

年幼遗孤未能用言语表达自己

年幼便经历父母自杀的子女,未必能用言语清楚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年幼的子女推开厕所门,目睹父母上吊亡,自此每当要推开一道门时,总会感到害怕。社工会透过画画、沙盘治疗、玩泥胶等方式,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命热线”于辅导幼童过程中,准备了玩具供他们表达自己当刻的心情。(陈诺希摄)
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而言,失去父亲是一种心如刀割的感觉。(生命热线提供)

父亲自杀亡 9岁幼童心如刀割

2008年10月,9岁的Tiger(化名)父亲自杀离世,他于生命热线出版的《说得出的秘密-自杀者年幼亲友的哀伤历程》书中写道,“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没法亦没有对人说出爸爸自杀或者死了的事实。”社工的辅导下,他画了一幅画,画中他在一颗被铁链锁住的心中,另一半的心插著一把刀,他形容父亲离开后,自己心如刀割,当时13岁的他,忆述失去父亲的感受,他写下“心如刀割,不敢对人说、又不知怎么说,感觉很孤单。惟有只好自己一个人去承受。”在社工、母亲、同学的陪伴下,Tiger渐渐能表达自己。

“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指,社工会协助自杀亲友寻找走出伤痛的方法。(陈诺希摄)

充当聆听者 助遗孤寻找自我抒发的方法

吴志昆称,画画是一种方法让遗孤表达自己的伤痛,沙盘治疗是另一种方法。一片混乱的沙盘、将蛇放在沙盘等,都是小朋友表达父母自杀后自己的心情,他们会解释为何会将相关物品放在沙盘中,如父母的离世令他感到害怕,宛如有一条蛇追逐他。吴志昆称,不同的求助个案会发展一套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让自己走出父母离开自己的哀伤,而社工于过程中充当一个聆听者、陪伴者,让他们感到有人关心自己。

小朋友哀伤感强易自责 亲友可告知他们真相

不少家属认为孩子还小,不适宜向他们透露父母自杀亡的事实。吴志昆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小朋友感受很复杂,一方面埋怨离去的父母、一方面又会自责,“系咪自己唔乖,做得唔好,所以佢哋先唔要我。”吴志昆认为,适当的时候令小朋友知道真相,反而能令他们得到释怀,“唔好低估小朋友嘅哀伤,原来佢哋谂法仲多过大人,唔好谂住小朋友喊两日就冇事。”

亲友应多陪伴遗孤 给予家庭温暖

或许亲友亦不清楚家属自杀的原因,吴志昆称,不一定要有答案,但要耐心聆听年幼小朋友的心声,“耐心听,未必需要有答案,要学习冇答案就系答案,唔需要堆砌一个答案。”吴志昆透露,遗孤最难过的日子是重要节日,“年年圣诞阿爸阿妈都会带我去玩,今年无啦。”此时,其他亲友的支援对遗孤的帮助甚大,带他们去玩,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仍有人关心。家庭的转变,对小朋友的打击大,因此每个个案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来慢慢调整心情,“咁你有咗第一年经历,你下一年会好少少,会知道点过。”

2018年伦常惨案事件簿:

1月6日: 5岁女童陈瑞临被亲父继母虐打致死,身上有30多处新旧伤痕。

1月14日: 42岁韩籍男子疑生意失败,与妻子及儿子来港旅游期间,于酒店用刀割破妻子及儿子颈喉,妻儿死亡,男子被捕。

1月14日:66岁男子于屯门龙逸邨康龙楼单位内用刀杀死妻子后,再跳楼自杀。

2月27日:一名45岁女子,疑不舍因生意失败上吊身亡的丈夫,与9岁儿子,将私家车驶至沙田后在车上烧炭自杀,两人当场死亡。

3月18日:52岁外婆于湾仔骆克道一间时钟酒店内,以背囊带勒毙患有过度活跃的6岁外孙。

4月8日:尼泊尔裔男子向父亲借钱不遂,涉嫌以菜刀弑父。

5月31日:大围隆亨邨一名男子怀疑妻子另结新欢,涉以通渠水泼妻面后,在走廊跨过栏杆跳楼亡。

6月18日:一名23岁的女子,以刀刺杀父母后,用氦气袋笠头自尽,留下遗书指自己患长期湿疹生不如死。

6月26日:44岁女子相约家中长辈到太古城酒楼商讨遗产分配问题,疑有人不满,于鲗鱼涌公园用枪向两名阿姨及两名舅父射击,导致两死两伤。

7月24日:油塘邨一名未婚妈妈,在家中以利刀𠝹颈及双手自残,其后将2岁半幼子掟落街,再跳楼亡。

8月7 日:一名44岁的单亲妈妈,相拥其7岁的女儿,于房间内烧炭自杀,两人被发现时已死亡。

8月23日:一对夫妇吵架,20岁妻子遗下3个月大的女儿及40岁丈夫,便离家出走,三日后返家,发现女儿倒毙床上,而丈夫失去踪影。

8月29日:港大教授张祺忠杀妻后报警称妻子失踪,涉嫌用巨型木箱藏妻子尸体,运至港大黄克竞楼办公室,警方查案发现有可疑,始揭发案件。

9月26日:上环一名任职保安员的男子,涉用刀袭击妻子后,跳楼自杀亡。两人婚姻亮红灯并有金钱纠纷。

11月28日:南山邨一名57岁男子涉以刀弑妻,他涉嫌谋杀被捕,两人疑出现感情纠纷。

12月5日:一对夫妇疑因公屋户籍问题起争执,64岁丈夫涉嫌以铁笔袭击63岁妻子,其后于客厅上吊自尽亡。

12月6日:一名26岁保险经纪疑因财困,往屯门宝田邨找65岁父亲借钱不遂,以利刀插颈弑父,再由屯门运尸往香港仔华富邨旧居,弃尸大海。泳客发现浮尸后,始揭发弑父案。

+12

一般情况下,伦常惨案或双亲于自杀案中离世,其遗孤会交由社署安排照顾。社署回应指,如儿童失去双亲,缺乏合适的亲友照顾,社署社工会尽快联络儿童的家人或亲属,与他们商讨最适切儿童利益的照顾安排。如儿童需要法定保护,社署的社工或警务人员均可根据香港法例第213章《保护儿童及少年条例》(条例)向少年法庭申请照顾或保护令。条例赋予法院权力就需要照顾或保护的儿童或少年发出监管令或委任法定监护人,处理其福利事宜。

如受影响家庭的亲友愿意照顾有关儿童时,社工会以儿童的最佳利益为重,评估该亲友与儿童的关系、照顾儿童的计划及儿童的意愿后,会考虑该亲友提出的方案,其后社工会检视儿童的照顾状况及其他福利需要,包括为儿童及其照顾者提供深入辅导、情绪支援及其他福利服务,协助儿童处理失去双亲的哀痛及适应新生活等,待儿童的生活稳定,并确定该亲友能持续且适当地照顾有关儿童时,在该儿童已无需福利援助的前提下,社工才会考虑结束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