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奴】有楼无人住 盘点香港“吉宅” 湾仔全幢豪宅丢空28年
有楼无人住,有人无楼住!香港01翻查本港空置楼情况,发现港岛豪宅地段竟有两个空置屋苑,整幢丢下空、杂草横生。当中西环一幢由上海商业银行持有的单幢大厦,竟空置逾35年从未入住。据差估署统计,去年本港有42,940个空置单位,相对前年减少逾千个空置单位。前立法会议员兼前中大副教授姚松炎认为,本港一手楼空置问题或涉三个层面,包括:地产商有机会囤积单位、出售单位无人问津、政府未批出房屋预售许可证(俗称楼花)。到底,设立楼宇空置税,是否可行?
记者在港岛、九龙、新界各区视察空置楼宇情况,在西环的海光大厦,整幢楼宇丢空了35年、湾仔的嘉贤台,也空置了28年无人入住。红磡机利士南路唐楼,年前曾发生冧露台意外,记者重返现场,已十室九空。旺角快富街旧楼,整幢楼无人入住。在大埔较寮下村村屋,多间村屋已建成数年,但入住率仅一成,西贡的邵氏宿舍,仅得数户仍入住。
西环“鬼厦”海光大厦空置35年
西环山道71-77号海光大厦空置约35年,有街坊指该为“鬼厦”一直无人住。据土地注册处文件可见,业权持有人上海商业银行,楼宇由于今年6月6日开始,租予博濠有限公司为期15年。据资料显示,“博濠”董事为罗正达,他同时“晶苑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据了解,海光大厦本身为员工宿舍。记者于11月15日到海光大厦了解,当时数名电梯公司职员到场,有人指受新业主委托,帮大厦更换新的电梯设备。
香港01向上海商业银行查询,惟至截稿前未有回复。差估署则回复指,去年底本港私人住宅物业,最多空置单位为九龙城、元朗及湾仔区。就海光大厦空置及租赁情况,署方表示不作评论。
姚松炎:需用科学原因 找出囤货真相 否则会罚错人
政府曾提及一手楼空置税
其实在今年六月,特首林郑月娥公布房屋政策新措施,其中一项为向空置一手私人住宅单位,征收额外差饷(即一手楼空置税)。单位空置超过6个月时间,需额外缴交空置税,税率为应课差饷租值200%,相等于楼价5%。换言之,一个市值500万元单位,需缴交25万元空置税。
姚松炎:差估署数据有偏差 只计二手楼空置量
据差饷物业估价署《香港物业报告2018》文件显示,去年本港的私人住宅落成量有17,790,入住量为16,950,但空置量高达42,940。前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房产发展研究中心创办人姚松炎表示,数字只是二手楼的空置量,并不包括一手楼。姚指出,差估署只是派出一队人进行调查,从外观去判断空置量,“由于唔可以入屋,衡量嘅准确度好低,个数据我哋觉得唔可信!”
如果千疮百孔,样样嘢都执法唔到,就不如唔好搞喇!
姚松炎:有机会政府未批“楼花”
姚松炎指出,需了解囤货原因,有机会是发展商卖不出单位,亦有机会是政府未批预售楼花同意书,令到一手楼未能出售,“有情况系你想卖,但系卖唔到,咁嘅话唔应该罚发展商,应该罚政府!”姚指,有国际研究显示,住宅市场无可避免有空置率,称之为自然空置率。他举例,如有人由细屋搬大屋,两间屋有交收期及装修期,无可避免造成空置。
举证困难 需了解囤货原因
“要好长时间空置,先乎合空置嘅定义,否则唔系会罚错人!”姚松炎表示,空置单位举证困难,业主有机会指寓所为渡假之用,亦不乎空置原则,另有楼宇受法律问题困扰,致未能出租转售。他认为,需用科学原因找出囤货真相,而非硬推空置税政策。“如果千疮百孔,样样嘢都执法唔到,就不如唔好搞喇!”他有感政府推出政策前,应评估举证难度、成本效益及阻吓力,并用方法鼓励业主将单位出租出售、减少空置。
法国物业空置一年后 须付楼价10%税项
关焯照:持有人有机会见招拆招
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关焯照表示,业权持有人有机会见招拆招,或用不同方式避一手空置税,例如将楼宇改成服务式住宅、以低价出租。他指,以法国空置税为例,若物业空置一年后须缴付楼价之10%,阻吓力相当高。
关焯照表示,假如该个法则套用在本港楼价之上,400万元楼宇需支付40万元的空置税,为相当重的惩罚。但业主亦有机会拆招,例如向外平租、让亲友入住单位或是开公司“左手交右手”自己租回单位等方法,以避走空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