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护捉33只野猪打避孕针后野放 团体促交代:放回何处?   

撰文: 潘安奇 彭恺欣
出版:更新:

本港过去四天分别在西贡及黄大仙区发生野猪伤人事件,当中一名女保安员更被咬至手脚受伤,血流如注。近5年渔护署接获野猪出没或滋扰的投诉个案急增两倍,该署于去年(2017年)年底推出了为期两年的野猪避孕试验计划,以减低其繁殖速度。计划推行近一年,渔护署昨日(10日)拒绝透露计划进度,惟今日回复指,共33只成年野猪已注射避孕疫苗,即平均每月约3.5只。香港野猪关注组表示,署方公布资料的透明度依然不足,令民间难以监察计划,例如是否将已避孕的野猪放回原区,让牠们与原有的同伴一起生活,以免因而间接扼杀其生存空间。

一头野猪在富山邨出没,并咬伤一名65岁女保安。(资料图片/陈永武摄)

本港接连发生野猪袭人事件,令人关注其繁殖速度于近年是否有上升趋势。根据渔护署资料,本港接获野猪出没或滋扰的个案总数由2013年的294宗,逐年上升至2017年的738宗,升幅急升1倍。而野猪迷路走入市区、甚至闯入警署、被车撞死、咬伤市民等事件近年亦增多,显示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今日更新回复:33头成年野猪注射避孕疫苗

一只獠牙野猪于昨日闯入黄大仙富山邨一带,并伤及多人,令人关注该区野猪数目是否过多。记者昨日向渔护署查询野猪避孕试验计划的进度,包括地区及个案数字,署方拒绝透露,表示未有相关数据提供,要待试验计划完成后再进行详细检讨。

今日该署回复记者则指,计划目前以港岛南区、中西区、湾仔区、沙田区及屯门区作为试点,至今共为33头成年野猪注射避孕疫苗,当中并没有发现药物对有关野猪产生副作用。 亦即试验计划实行9个多月,每月平均为3.5只野猪避孕,试点暂未包括昨日发生事件的黄大仙富山邨。

涉事野猪后来回到丰盛街后山。

关注团体:透明度依然不足

香港野猪关注组总干事黄豪贤(Roni)表示对渔护署的野猪捕捉、避孕及放回的计划持“审慎乐观”的观望态度。他指出,因计划实行时间尚短,理解该署需人手及时间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作统计并发放予公众。对于是次渔护署公布计划的资讯,他认为并未披露的资料包括试行的地点、野猪的大小、性别及行动时间等,显示透明度依然不足,以致民间难以起监察作用。

整个试验计划包括捕捉、避孕、放回的过程,黄认为放回的步骤具争议性,野猪关注组倾向该署原区放回已打避孕针的野猪,因野猪是群居的动物,将野猪移离原本生活的地方,恐怕破坏其家庭,影响其生存。他指渔护署在很多例子中没有考虑动物团体的意见,在资讯透明度不足的情况下,没有交代相关资料便将野猪放回郊野公园,而公众亦未能得悉有关野猪能否存活。

对于渔护署在野猪颈上加设GPS,黄指有关的追踪器过大且笨重,署方曾表示数星期后追踪器会自行脱落,他亦促请署方安装更轻便的追踪器。

𪨶下村村口的大垃圾桶成为野猪觅食之地。(林振华摄)

渔护署:完成后会将野猪野放

本港上星期接连发生野猪伤人事件,包括本月7日深夜约11时,一名男子在马鞍山西沙路近𪨶下村村口被两只野猪袭击,其中一只撞向他的小腿。同日下午,三只野猪被摄得于铜锣湾闹市“自由行”。

2017年前,本港设有两队由民间志愿人士组成的野猪狩猎队,负责安排野猪狩猎行动。渔护署今年3月时曾表示,为了更有效控制野猪的数目及减少野猪与市民的冲突,自2017年起已暂停安排野猪狩猎队进行狩猎行动。

而该署于去年底推出了为期两年的野猪避孕试验计划,表示承办商会派出兽医施放麻醉药以捕捉野猪,并会为合适及身体状况良好的野猪注射避孕疫苗和植入芯片,以及为合适的野猪配戴全球定位追踪器,完成后会将牠们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