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失踪】早发性认知障碍症遗传因素强 一代比一代早病发
撰文: 邓丽婷
出版:更新:
一名患有脑退化症的45岁女子昨(5月1日)于城门水塘行山后失踪,令人关注脑退化症年轻化的趋势。精神科专科医生丁锡全表示,不少人误解只有长者才会患上认知障碍症(前称脑退化症或老人痴呆症),其实中年人亦有可能因为基因遗传,在40多岁的壮年就患上“早发性认知障碍症”。
方向感变差易忘掉说话
丁锡全指出,香港约三分之二的认知障碍症个案属于阿尔兹海默氏症,其中早发性患者占了1%,病因主要是基因突变,以致淀粉样蛋白前驱物AP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沉淀,进而破坏脑神经细胞,造成脑萎缩。他补充,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的遗传因素颇强,约半数病例有同样的家族病史,而且一代传一代之后,下一代或会更早病发。
“由于早发性患者的大脑功能好早退化,对家属及患者的伤害都好大。”丁锡全称,香港都有不少年轻认知障碍症患者,早期病征包括不记得新的记忆、方向感变差,以及刚说完的话,很快就忘记,然而这些病征并不明显,故患者需要经过所有检查,撇除脑瘤、中风等病因后,并透过脑扫瞄证实脑萎缩,确定患上早发性认知障碍症。
患者有情绪问题 未有药物根治
丁又指,认知障碍症患者当中有一半受焦虑、暴躁等情绪问题困扰,三成人更出现思觉失调病征。现时,医生会向患者处方“胆碱酯脢抑制剂”,减慢病人脑退化的速度,但就未有根治该症的药物。
对于有患者与家人行山后失踪,他称,医生一般建议家人带患者出外活动,保持大脑原有的功能,但患者可戴上识别手带、颈链等,亦可配备流动的平安电话。不过他承认,早发性患者大多由年长的家人照顾,困难相对较多。
资料撮自香港认知障碍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