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荡先达】海关打击手机黑店 拘19人 检假手机及配件值150万
海关昨日(21日)采取全港性执法行动,突击搜查旺角先达、深水埗及铜锣湾等12间手机舖,并捣破犯罪集团的两个储存仓库,共检获一百部怀疑冒牌或怀疑应用虚假商品说明的智能电话,以及约3,400件冒牌智能手机配件,例如电池、包装盒、耳机及充电器等,估计市值共约150万元。海关行动揭发无良商店以不良营商手法卖机,包括“水货当行货”及“二手货当新货”。行动中,海关共拘捕了19人。海关称,临近五一黄金周,海关会持续加强巡查和执法,遏止售卖冒牌物品活动和不良营商手法活动。
海关早前接获线报后,昨日动员130人,采取代号“雪豹”的全港性执法行动,突击搜查市面上12间手机零售及维修商,及集团2个储存仓库,共检获100部怀疑冒牌或怀疑应用虚假商品说明的智能电话,以及3,400件怀疑冒牌智能电话配件,共值约150万元,拘捕年龄介乎21至48岁的18男1女。据了解,海关分别于旺角、深水埗及铜锣湾售卖手机及电脑的商场搜查,检获上述冒牌手机及配件。昨日(22日)大批海关关员曾掩至先达广场采取行动,搜查多间手机店,检获冒牌智能手机及配件等,并拘捕店东,其后多间店舖落闸关门。
“鱼目混珠”卖配件 不当手法卖手机
行动中,海关揭发有维修店以“鱼目混珠”方式售卖冒牌手机配件,将假货混入真货售予顾客,假配件的售价平均是真货的一成至七成。配件种类繁多,包括电池、包装盒、充电线、耳机、充电器及机背壳等。
此外,有不良商店怀疑应用虚假商品说明,涉嫌以二手旧机充当新机出售,例如以冒牌手机配件配搭旧机出售,借以暪骗顾客,又或者将水货售予欲购买行货的顾客,涉事手机的售价是真货的平均五至六成。
犯罪集团主脑及成员落网
海关更捣破一个犯罪集团,该集团成员涉嫌将冒牌手机及配件分销予本地商店或出口到外地,集团32岁男主脑及34岁女成员已落网。海关亦在其仓库内64部冒牌手机及3百多件冒牌配件。连同在零售商户检获的36部怀疑应用虚假商品说明的手机及3千件冒牌配件,海关共检获100部相关手机及3,400件冒牌配件。
小米、苹果等品牌“中招”
海关指是次检获的假货像真度很高,例如假电池的包装盒与真货非常相似,不过,其商标中的英文字母阔度不一,真货的字母则阔度平均。另外,真货品字体清晰,租幼一致,假货字体模糊,粗幼不一
记者在现场所见,海关检货的怀疑假货品牌种类广阔,包括内地品牌“小米”的手机电池、手机屏幕;苹果的耳机、Lightning充电线及MacBook充电器等。
五一黄金周 海关加强执法及增设电邮举报
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科高级监督叶慧婵表示,临近五一黄金周,海关会持续加强巡查和执法,遏止售卖冒牌物品活动和不良营商手法活动。海关呼吁消费者于购买产品时,应光顾信誉良好的商户,购买前应清楚了解产品的包装及保养细则,仔细检查所购买的物品。如有怀疑,可向商标持有人、生产商或其代理商查询,并保留有关的购物单据。此外,为进一步便利市民作出举报,海关将于明日(4月23日) 起,增设一个举报罪案的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为市民提供更全面便捷的举报途径。 海关情报科高级监督潘凤莲称,近年海关接获市民举报的个案数字逐年递升,由2015年31,994宗增加至2017年38,819宗,增幅达百分之21;而当中经电邮举报案件占整体举报数字的比例亦由2015年三成增加至2017年接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