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骗案】骗验证码扮机主呃人 累友失数万 荃湾重灾区
“得唔得闲?”、“帮帮手?”,朋友传来的一句短讯,竟是骗局的开场白?近日怀疑有不法分子大肆透过WhatsApp、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套取受害人验证码,再盗用帐号冒认本人,向其友人要求代购点数卡,已经有不少市民“中招”受骗,当中以荃湾为重灾区,警方亦发出告示提醒市民不要受骗。香港01联络到一名WhatsApp帐号被盗的受害人,他指事件不但连累朋友失财,更令自己被人“封锁”,人际关系破裂,影响深远。
套取验证码 摇距盗帐号
从事保险业的Tony,于本月1日突然收到一名友人的WhatsApp短讯,对方表示要“帮帮手”,在收到一个内有6个数字验证码的SMS短讯后,将验证码转发给他。
Tony不虞有诈,向对方交出验证码后, 其WhatsApp帐号随即“被登出”,要求重新输入6位数验证码后始能启用。其后,他收到两个来自美国犹他州的来电,对方以普通话读出验证码。此时,已察觉可能堕入骗局的Tony陷入两难:相信来自美国的来电是由WhatsApp官方打出?若是骗徒冒认的话,其他资料会否被盗用?
见到美国犹他州打来的电话,仲要用普通话读验证码?你敢唔敢信?现今世界太虚拟,就算出事都无法分辨真假。
骗徒渔翁撤网 苦主友人受财数万
经过一轮内心挣扎,他终于重新输入验证码。不过,手机弹出来的画面,却是“验证失败次数过多,请于12小时后再试”。Tony顿时晴天霹雳,心想:“今次奶嘢喇”,果然隔了一会,他便收到朋友们不断来电,问他的电话是否被人盗用。
要求朋友代购游戏点数卡
原来,骗徒就在Tony的WhatsApp帐号登出期间,迅速输入了验证码,并盗用了其帐号,用渔翁撤网的方式,冒认Tony要求他的朋友到便利店代购“MyCard”游戏点数卡。骗徒手法纯熟,对话如闲话家常,一句开场白“得唔得闲”后,便单刀直入“帮我到7仔买MyCard OK”、“买后将序号影相传给我”,遇到质疑便回应:“去到问职员就知”、“我等住急用,依家走唔开,你帮下我OK?”有心水清的朋友,立即致电给Tony求证。不过,其中两名友人却信以为真,一人花了768元购买一张点数卡,另一人更花了数万元购买点数卡予骗徒。
受骗见尽人情冷暖 友人“绝交”
折腾半日,Tony终于成功重夺“主权”,逐一发讯息向亲友解释事件及道歉。然而,Tony的名字就如病毒一样,令身边的人避之则吉。有人封锁了他的帐号,有人则向他直言:“你转了电话号码才找我”,令他不禁感慨道:“香港人好冷漠。”
警最初只叫他朋友报案
另一方面,Tony向警方报案过程亦不太顺利。他在事发当日立即到警署报案,当时警员却指案中只是他的朋友损失金钱,叫他的朋友亲自报案。高先生不满警方处理手法,直言“离哂谱”。不过,一星期后警方主动致电Tony,指近日多名市民遇到同类骗案,邀请他到警署协助调查及提供资料。
自认不够警惕
Tony称,事件为自己及身边的人带来不少麻烦,亦连累朋友损失金钱,导致人心惶惶。他承认,自己甚至香港市民对手机保安意识不够警惕,“这方面大陆人真的较醒目,因为他们早已习惯用手机付款”另外,他又希望WhatsApp可加强宣传帐号“双重验证”功能加强保安,又希望能有客户服务热线,令用户遇到困难或帐号被盗用时可立即求助。
警接多宗同类骗案 荃湾区重灾
香港01记者近日发现警方正高度关注与Tony同类的案件,新界南警察总部及荃湾警区均分别向市民发出告示,表示有骗徒要受害人提供验证码,从而盗取他们的facebook、WhatsApp、Line及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帐号,再要求受害人的朋友购买点数卡,目前已接获多宗个案,呼吁市民不要传送验证码给他人;切勿相信网络上任何可疑的金钱要求(包括购买游戏点数卡),有疑问时直接致电该人核实;如怀疑受骗,向警方报案或致电18233向警方“防骗易”热线查询。
受害者18至62岁 暂未有人被捕
香港01正就事件向警方查询,警方回应指,荃湾警区刑事调查队正跟进四宗“不诚实使用电脑”案及四宗“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案,涉及八名介乎年龄十八岁至六十二岁市民,指其手机通讯程式被骗徒入侵,或透过该手机通讯程式收到讯息要求购买点数卡。八宗案件合共损失约八千八百多港元。暂时未有人被捕。
秀茂坪警署于三月一日接获一名三十九岁男子报案,指透过手机通讯程式收到讯息要求购买点数卡。报案人依照指示购买点数卡,其后怀疑受骗,涉及款项约四万六千八百元。案件列作“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由秀茂坪警区刑事调查队第六队跟进,暂时未有人被捕。
另外,为防止帐号被盗用,WhatsApp去年初推出“双重验证”功能,用家可设定6位数字密码,并输入电邮防止忘记该密码。启用功能后,任何人如想透过其他装置登入WhatsApp帐号,均需要输入该密码,减低被黑客入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