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线炸弹】拆弹专家现身说法 千磅炸弹前防爆衣形同虚设
沙中线地盘分别于上月27日及31日发现二战时期遗下的炸弹,两枚重1000磅、长约145厘米,阔约45厘米,属美式ANM65空投炮弹,于地下沉睡了近70年。直至最近五日内才被发现拆除。警方爆炸品处理课(EOD)两次总动员进行拆弹任务,今日(5日),EOD接受传媒访问,揭开两次超过24小时惊心动魄的拆弹经过。两次方力拆弹的爆炸品处理课炸弹处理主任卢秉善Adam Roberts指,千磅炸弹前保护装备形同虚设,拆弹专家要靠经验而非运气,在炸弹面前,拆弹专家要担当起这份工作,就不能被恐惧感占据头脑。
爆炸品处理课炸弹处理主任卢秉善Adam Roberts主力处理两次的拆弹任务,1月27日生日的Roberts在处理炸弹中度过自己的生日, 他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因为能与专业的团队一起共事,尽全力做出高水平的成绩,自己感到工作很有挑战性,且能得到认同。
两次的拆弹任务均超过24小时,只有11位成员的EOD全天候待命,每位成员轮流每两小时休息一次,而作为主力处理炮弹的Roberts则24小时工作,守在炮弹前。拆弹专家执行任务时会穿上保护装备,而Roberts则向传媒透露,任何保护装备,在一个1000磅的炸弹面前,其实都是形同虚设(Bomb suit will do nothing with 1000pounds bomb)。EOD当时戴了头盔,只因为他们在地盘工作,实际作用并不大。
Roberts指,拆弹专家的工作是不依靠运气,靠的是训练及经验。记者问及Roberts会否感到恐惧,Roberts指要担当起这份工作,就不能被恐惧感占据头脑,对团队中的同事、受影响范围内的财产及公众安全,要有一份责任感 (For this job, fear is not the primary sensation. It is abou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对于在香港这个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星期要处理两枚1000磅炸弹,Roberts形容为“是毕生难忘的事情”(something you will never forget)。两次拆弹时间均超过24小时,Roberts幽默指,“不是刘德华电影,不会5分钟拆完弹,现实需时更长”。(Not like Andy Lau dealing the bomb in 5 minutes in the movie. We take longer time.)
要担当起这份工作,就不能被恐惧感占据头脑 (For this job, fear is not the primary sensation. )
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周钖健指,第二次发现的炮弹离开地面2米,加上炮弹上方有沙石,导致炮弹不稳定。当Roberts在处理炮弹时,出现炮弹不断向下滑的情况,增加炮弹处理难度,寒冷天气及天雨令拆弹任务难上加难,周指,天气因素令Roberts在现场不能完全清楚看到炮弹引爆管的位置,需要仔细拨开泥土才能确定引爆管的位置。而不断向下滑的炮弹随时有机会向下跌落,近千磅的重量足以压死正在处理炮弹的EOD人员。
周钖健透露,两次拆弹均采用新进的水力磨砂切割系统将炸弹钻孔,原理是用细的喉管将已加压的水喷出,因水已加压,令水柱有如锋利的刀片,能切开任何的钢铁,周钖健又指,水力切割比传统用电钻切割的方式来得安全,因水力切开炮弹时不会产生热力及摩擦力,“用钻𠮶阵时会产生热力同埋摩擦力,太大摩擦力同埋热力嚟讲,有机会都可能令到个炮弹爆都唔出奇。”
周钖健表示,处理炮弹时有机会爆炸,若不幸发生爆炸,会产生3大严重后果:
1. 热力: 近距离热力可达3000至4000度2. 气流:可达至200万至300万psi,影响范围达方圆100米。3. 碎片: 因大气流,碎片可飞弹一至两公里
两、三年前EOD曾为沙中线工人提供关于发现可疑物品及炸弹的训练,以及炮弹爆炸的危险性,令工人对炸弹有基本认识,以及要求工人发现可疑物品时,不应胡乱敲击物件,要通知警方处理。而应港铁要求,EOD下星期会再次为沙中线工人提供相关训练,内容主要集中于如何处理理大型炸弹。由于沙中线连续发现两枚炮弹,记者问及警方会否对地盘进行炮弹勘察,周钖健指警方不会主动进行勘探工作,一来因不是警方的工作范围、二来人手及装备不足,他认为港铁应找私人公司进行勘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