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滞港】往内地求庇护 遭蛇头骗到香港 等甄别身份滞留11年

撰文: 彭恺欣
出版:更新:

难民成为近年国际关注的议题,连教宗方济各亦于平安夜子夜弥撒,呼吁信徒和社会要接纳难民。然而,除了难民,本港还有一群“寻庇护者”,只是非法地滞留在本港,申请成为难民寻求庇护,但其难民身份尚未核实。根据入境处资料,截止今年9月,本港有7,244宗尚待审核的“酷刑/免遣返声请”,树仁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刘珮欣指,入境处应加快审批速度,让庇护人士能早日离开香港,开展新生活。

John原本打算前往大陆,结果被人蛇集团带来香港,滞留于本港。(彭恺欣摄)

等审核难民资格 滞留香港11年

刘教授指,不少寻求庇护人士,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蛇集团带来香港。刘教授指,政府要打击人蛇集团,加强执法,杜绝非法入境问题。以John为例,他原为是要前往中国大陆,被人蛇集团误导而滞留于本港,一等便是11年。

联合国《难民公约》不适用于香港,庇护人士来港后,是不能取得合法居留权或工作权,最终要移居其他地区或国家。自2014年3月起,政府实施“统一审核机制”审核免遣返保护声请 ,庇护人士要向入境处提出“酷刑/免遣返声请”,入境处统一审理是否接纳“寻求庇护者”的“免遣返申请”。入境处会将迫害风险获确立的免遣返声请人转介至联合国难民署,难民署便会审理相关人士是否为“难民”,以及为获确认为难民的人安排移居至第三国家。”这个过程,可等数月至数十年不等。

刘珮欣教授促政府加快庇护人士声请申请。(彭恺欣摄)

自2014年政府实施“统一审核机制”审核免遣返保护声请后,完成审核的个案有所增加,惟截至今年9月,仍有7,244宗个案尚未完成,刘珮欣促入境处加快审核速度,“入境处加快庇护审批速度相当重要,令佢哋早日离开香港,结束百无聊赖嘅生活,过自己嘅生活。”刘教授指,庇护人士早日离开香港,亦可减轻纳税人负担,事因庇护人士不能工作,衣、食、住、行的一切费用及物资,由政府及慈善团体(NGO)资助。

要加快审核速度,刘珮欣建议入境处增加资料库,“入境处人员唔了解庇护人士国家发生嘅事情,家乡名都未听过、发生过咩重大事故未听过,呢种情况下造成好多延误。”刘教授认为资料库有助提高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