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诈骗失1兆美元 警办嘉年华增防骗意识 周一鸣警告有新手法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香港警务处今日(14日)在西九文化区举办“全城反诈嘉年华”,希望透过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与市民互动,借此传播防骗及反洗黑钱讯息。警务处副处长(行动)周一鸣致辞时指出,近日新加坡全球反诈高峰会公布,全球因诈骗引致总损失金额达1兆美元,即1万亿美元,整个亚洲地区损失占全球总损失67%,达5.4万亿港元,反映诈骗案成为世界罪案大趋势。他提醒,警方留意到一种新骗案手法“假冒技术支援”骗案,今年已录70宗,损失金额达8,570万元。他表示,警方会密切监察骗案趋势,市民亦要打醒精神,提防骗案。

警务处副处长(行动)周一鸣(右三)致辞时指出,警方留意到一种新骗案手法“假冒技术支援”骗案,今年已录70宗,损失金额达8,570万元。他表示,警方会密切监察骗案趋势,市民亦要打醒精神,提防骗案。(警方提供)

周一鸣指,截至2024年10月,警方共录得36,405宗诈骗案,较去年同期上升7.3%至2,482宗,占整体罪案46.3%,涉案总损失金额高达70.4亿港元。骗案的升幅主要由今年才开始出现“假冒客服”电话骗案所带动,截至今年10月共录得4,515宗,高于整体骗案升幅。

此外,警方亦留意到另一种新骗案手法“假冒技术支援”,今年已录得70宗,损失金额达8,570万元。骗徒利用虚假系统警示,诱骗受害人致电假冒技术支援人员、甚至警务人员,再通过远端控制,取得受害人银行帐户资料,盗取金钱。周一鸣重申,警察一定不会要求市民分享网上银行帐户资料及密码。

骗徒亦会以不同借口,指积分到期、无交水费等,等市民防不胜防,诱使他们点击钓鱼连结,套取帐户资料转走存款。他提醒市民要打醒精神,勿信不明来历短讯或点击可疑连结,有怀疑应致电警方防骗易热线18222。警方亦会密切监察骗案趋势,并透过记者会、“防骗视伏App”、“守网者”网页、社交媒体等向公众发布,提醒市民小心防范。

他指出,要全面做好防骗工作,除警方执法及宣传,亦需要社会各界及市民支持,形成牢固“防骗铁三角”。警方除了与同通讯办及电讯业界合作从源头拦截及封锁诈骗电话号码及网站外,自去年11月,亦与银行业界合作推出多项措施,包括“可疑帐号警示”。机制在今年8月扩展至网上银行、电子钱包及银行柜位交易,并在12月将机制延伸至自动柜员机,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保障。而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亦不可或缺,希望市民多加留意防骗宣传,并将防骗资讯与身边人分享。

他亦提出,伴随骗案增加,截至2024年10月涉及洗黑钱案件数字,亦比2023年同期上升接近6成。警方将继续加强执法,打击诈骗集团利用傀儡户口作为收款及清洗骗款的行为,以截断诈骗产业链。警方留意到洗黑钱集团会于社交媒体,利用不同借口利诱市民出售个人户口作洗黑钱用途。截至今年10月,警方已拘捕8,555人涉及各类型骗案及相关洗黑钱罪行,其中6,421人为傀儡户口持有人。涉及洗黑钱案件被捕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56%,反映警方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洗黑钱罪行的决心。警方更会加快对干犯者作出检控,并向法庭申请加刑,而截至10月底共36人刑期获增加1成至3成多,最终被判监21至75个月不等,大大提高阻吓性。

由网罪科举办的“全城反诈大抽奖”亦于嘉年华期间举行颁奖仪式,当中终极大奖的得奖者获得电动车一部。透过举办这个大型抽奖活动,警方成功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引起全城热话,吸引超过180万人次参加抽奖。“防骗视伏App”的下载量已录得四成七的显著升幅,总下载量已超过8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