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一日破3毒案拘3人检$1500万大麻K仔 男收$5万德国运K仔回港
圣诞及元旦假期将至,海关严打毒品,昨日(10日)一日内侦破3宗贩毒案,其中一名从德国飞抵香港的男子,其寄舱行李内藏有15公斤氯胺酮(K仔),是过去10年来,海关侦破最大宗的德国入口航空旅客贩运K仔案件。海关相信,涉案本地男子收取5万元报酬,由德国运毒回港。
至于另外两宗案件,海关昨日亦在全港3区分别捣破3个毒品储存仓,检获32.5公斤大麻花、2公斤含有四氢大麻酚(THC)的软糖,以及234支含有四氢大麻酚的电子烟。3宗案件中合共3人被捕,检获毒品总市值约1,500万元。
宠物食品包装掩饰大麻花 藏荃湾工厦元朗村屋
海关毒品调查科昨日在荃湾一带进行缉毒行动,上午截查一名本地男子,在他手持的纸袋及背囊内,发现4包伪装成宠物食品的包装,内藏350克怀疑大麻花,以及30支怀疑含有四氢大麻酚的电子烟。
海关随即拘捕该名男子,并押解到附近一个工厦单位搜查,检获6.6公斤怀疑大麻花、2公斤含有四氢大麻酚的软糖、204支含有四氢大麻酚的电子烟,以及一批毒品包装工具。经跟进调查后,海关再押解该名男子到元朗区一间由他租用的村屋单位搜查,再检获20.5公斤怀疑大麻花。
被捕男子30岁,报称职业为文员,现已被控3项贩运危险药物罪,案件将于明日(12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
海关毒品调查科毒品调查第三组调查主任姚文颢指,相信被捕男子利用村屋单位作毒品储存仓,并用工厦单位包装及分销。
保温箱藏大麻花掩饰浓烈气味 分散毒品仓分销地点图减风险
姚文颢称留意到贩毒集团刻意利用偏远的村屋单位作为储存仓,以增加执法人员侦查难度;并将大型毒品储存仓库及分销包装地点,分开在不同地区,企图分散风险、形成防火墙,以减少被侦破时的损失。海关在涉案工厦单位发现大麻花收藏在两个保温箱内,相信是毒贩用作保鲜及防止强烈气味散发,避免引起其他工厦租户怀疑。
油塘迷你仓沦毒品库 海关检5公斤大麻花值$120万
另外,海关留意到贩毒集团利用物流集团的便利,将毒品囤积在物流仓库,减低被捕风险。海关作深入调查后,突击搜查一个位于油塘的迷你仓,在其中一批货物检获5公斤伪装为宠物食品的大麻花,市值120万港元。海关人员随即展开跟进调查,同日锁定涉案人士,在牛池湾拘捕一名37岁男地盘工人,他现正获保释后查,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海关相信上述两宗案件检获的毒品,用作供应新界及东九龙的毒品拆家及娱乐场所用家。姚文颢指出,圣诞及元旦是青少年接触毒品的高危日子,海关将会加强执法,堵截毒品流入市面。
10年最大宗德国航空客贩运K仔案 衣物包15公斤氯胺酮藏行李内
另外,海关昨日(10日)亦侦破一宗航空旅客贩毒案。机场人员截查一名德国法兰克福抵港的本地男子,当时他携有一件寄舱行李及一个手提行李袋。海关首先以X光检查行李,发现寄舱行李X光影像有可疑,海关人员随即打开仔细检查,发现衣服包裹白色粉末,遂以拉曼光谱分析仪分析,结果显示为怀疑氯胺酮,最终成功检获15公斤氯胺酮,市值720万元。资料显示,本宗案件为海关10年来侦破最大宗由德国入航空旅客贩运氯胺酮案件。
海关随即以“贩运危险药物罪” 拘捕涉案31岁无业男子,毒品调查科跟进调查,相信他收取5万元报酬,协助他人将载有毒品的行李箱运到香港。海关相信该批毒品供应香港本地市场,会继续循毒品的流向,继续调查背后的犯罪团伙,不排除稍后有更多人被捕。
机场调查课调查主任蔡琳凌指,贩毒分子将毒品混入大量个人物品,企图逃避海关人员侦查,但她强调海关是专业,并配备先进仪器,无论毒贩将毒品放进行李箱内,或混入随身物品当中,亦不能逃避海关侦查。
3宗案件中,海关共检获15公斤氯胺酮、32.5公斤大麻花、2公斤含有四氢大麻酚的软糖,以及234支含有四氢大麻酚的电子烟,合共市值1,500万元。海关表示,将继续留意贩毒趋势,打击贩毒活动,海关呼吁市民切勿贪图利益而参与贩毒活动。
根据《危险药物条例》,贩运危险药物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0万元及终身监禁。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贩毒活动。